第A01版:要闻

下村记

  本报记者 邓其锋 柳永伟

  通讯员 刘莹

  下村,见证干部作风,也蕴含解决问题的办法。

  今年年初,龙泉市在干部常态化下沉基础上,建立“周三下村日”机制,集中下村解决乡村发展、社会治理、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目前,龙泉19个乡镇(街道)849名党员干部全员下沉242个村社,破解基层难题541件。

  下村怎么下?进村怎么干?

  记者近日随机选取了龙泉市道太乡,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在区域面积351平方公里的乡间,记录下村足迹。

  下村,盯着项目干

  4月16日一大早,陆明宜走进双平村,在村口和村民寒暄了几句,便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拉上“搭子”——村党支部书记严传花,直奔正在建设的棘胸蛙工厂化养殖基地。

  每次下村,陆明宜这位“85后”道太乡干部,都要到养殖基地建设现场看看,问问有没有困难。

  这个养殖基地是龙泉市送的“大礼包”。去年,龙泉招引浙江悦元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协商与道太乡强村公司、乡村振兴公司共同投资2200万元,在双平村建设棘胸蛙工厂化养殖基地一期项目。

  乡村里有了大项目,是“雪中送炭”。

  双平村是个分散的山区村,在2019年由3个村合并而成,有14个村民小组,全村805人,只有255人常住,大多在外务工。村里盛产黑木耳,每年有60万段产量。由于邻近水库,也有村民搞养殖,发展起10家石蛙养殖户。

  村集体想增收、村民想致富,急需“新钥匙”。

  养殖基地开工建设后,牵动着龙泉市、道太乡两级干部的心,不少干部隔三岔五往双平村跑。这也是驻村干部陆明宜和全村人的“宝贝疙瘩”。

  基地建设中碰到的难题,也都在党员干部下村的脚步里迎刃而解。

  陆明宜碰到最棘手的问题,是政策处理。当时,涉及到征地的44户农户中,有一户说什么也不肯,乡、村干部跑了不下10趟,有时深夜去做工作,最后才说通了。

  上周三,陆明宜下村时,基地正在铺设发电面板,屋顶如今已铺满了面板。

  根据规划,养殖基地屋顶将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4兆瓦,年发电量约400万千瓦时,收益预计可达160万元;占地29.18亩的养殖基地,计划年产棘胸蛙60万只……

  “党员干部下村,给项目‘保驾’。基地早建成,村集体、村民早日得实惠。”严传花说。

  下村,围着群众转

  眼下,浙江已入汛期。防汛是乡镇干部挂在心里的头等大事。源口村蛤湖自然村边坡治理工程的完工,让道太乡干部松了口气。

  在过去的3个星期里,乡干部何燕每次下沉蛤湖,都要到工程现场转一转,检查一下进度。

  今年3月,乡里在例行防汛检查时,发现蛤湖一处边坡存在隐患。该处边坡下,还住着几户人家,汛期一到,会有危险。随后,乡里请了国土部门勘测,请了中介公司进行评估,决定立即治理边坡。

  3月下旬,工程开工了,主要是拓宽排水沟渠、浇筑挡泥墙。工程不大,但要做得快,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4月9日上午,何燕照例来到施工现场。(下转第七版)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22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8138.html 1 3 下村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