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饮水改善,松阳县裕溪乡裕溪村村民项小平深有感触。过去,项小平所在的裕溪村,四面环山,日常用水主要靠接引山泉水,到了旱季就容易陷入没水可用的困境。
“村子里以前也有水池,但接的也是山泉水,到旱季的时候一样没水。”项小平无奈地说道。
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群山起伏间,分布着大大小小1658个行政村,受地形限制,人均供水成本是平原地区的6至8倍。为办好农村供水这桩民生大事,丽水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出一套“能延则延,能连则连,宜搬则搬”的组合拳。
“我们主要依托大中型水库为水源,统筹城乡供水布局,构建城乡一体化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同质,村民喝上‘安心水’。”丽水市水利局农水中心主任吴刚介绍,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基础,科学谋划是关键。
2003年以来,丽水与全省同步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让农民“有水喝”;2018年起,又接续开展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等系列供水提升行动,推动农村供水规模化覆盖率从45%提升至65%,水质达标率跃升至98%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9.8%,初步实现广大农村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我们因地制宜对海拔落差符合要求的村庄,全力推进城市供水管网能延则延,对聚集度较高的其他村庄,采取水厂跨村联建,水源多村联供,能连则连的做法。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尽可能扩大集中供水的范围。既确保了供水的安全稳定,又便于后期的运维管理。”吴刚表示。
截至2024年,丽水市累计延伸城市管网4000余公里,涉及98个乡镇、500个行政村,让22.9万山区群众喝上“城市水”;新建扩建千人以上水厂180座,覆盖替代水站600余座,结合“大搬快聚”搬迁群众6000余人,惠及15.7万名群众实现集中供水。
现如今,裕溪村已接入城市供水管网,项小平笑着说:“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打开家里的水龙头都有自来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