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陈磊 通讯员 陈宇虹)“文娥,今天的蔬菜是‘爱心菜园’里采来的芥菜、马铃薯,你看看,多新鲜!”昨日一早,景宁畲族自治县大漈乡茶林村党支部书记梅祖平拎着一篮新鲜蔬菜送到党员潘文娥家。
“有了这篮‘爱心蔬菜’,又能给老人们做一顿可口的午餐了。”潘文娥笑着回应。潘文娥口中的“老人们”,是茶林村的四位高龄独居老人,每天一到饭点,他们不约而同来到潘文娥家“蹭饭”。
大漈乡地处高山盆地,距县城40余公里,山区高龄、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为此,大漈乡推出“云中暖灶·加双筷子”邻里互助行动,在全乡筛选党员邻里互助点,以“就近结对”方式,动员意愿强的党员加入,为独居、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有些高龄老人因腿脚不便,无法到‘老年食堂’享受免费用餐服务,有时烧一次菜要吃上两三天。”作为村干部,潘文娥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她自告奋勇成为首批认领“云中暖灶·加双筷子”行动的党员之一。
党建引领,助餐行动方能长效开展。大漈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首批助餐点择优选择村干部、党员(网格员)作为助餐主体,并引导党员用好“爱心菜园”,免费直供各个助餐点。同时,大漈乡还协同卫生院,利用健康基础数据,针对老人基础疾病,定制健康食谱。
资金保障方面,大漈乡通过“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热心人士捐一点”的形式,形成老年助餐服务综合成本承担机制,确保行动长效运行。同时,大漈乡还号召党员爱心农场和共富工坊助力,扩大老年助餐资金资源筹集渠道。
“我们通过党员示范引领,做实助餐‘小切口’,形成‘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辐射效应,真正办好山区养老‘大民生’,让山区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春风,吹进每位山区群众的心中。”大漈乡有关负责人表示。
行动启动以来,大漈乡已实现2个助餐点正式运营,6名独居老人“吃饭无忧”,并催生出多个家庭申报参与,形成“党员带头、群众接力”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