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坚守初心的热爱

  “一线生万物,一针织生活”,用来形容钩针编织技艺恰如其分。

  钩针编织是我国的传统手工技艺,简言之,就是用钩针将线巧妙组合,同时融入绣、编、织等技法,形成各种样式和纹案,其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早期的钩织主要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如衣物、鞋帽等,展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朴素智慧。而今,钩织作为别具一格的文化符号,已被我国多个地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千年传承中,钩针编织形成了数十种基本针法和上千种纹样。当下,注入现代美学元素的钩针编织技艺,以融合创新的方式打开文创天地。“85后”程琳芳便是亲历者。

  程琳芳与钩针编织技艺结缘已有15年。“当时,我看见一位东北大姐用钩针钩包,觉得太有趣了。”兴趣从那时起萌芽。当时网络上找不到相关教程,她便到县里的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关于钩针编织的书,研究起纸上的图解:X代表短针、T代表中针、F代表长针……像极了小学生学拼音的模样。

  面对这本又大又厚的书,家人很不理解,“看它有什么用?”在疑惑的眼光中,程琳芳从淘宝买回第一套钩针,为女儿钩了一件背心裙、几只玩偶,还有一些零钱包和发卡,“全是自己设计好后一针一线钩出来的。”当成品越来越多时,她又尝试着摆出小摊。意外的是,生意居然不错。“多钩些,怪讨人喜欢的。”家人的态度第一次发生改变。

  后来,因为工作等原因,程琳芳没有继续做下去。直到几年前的一天,她在网上看见一只钩针编织的哆啦A梦,心中的热爱再次被唤醒。“再不研究编织就老了。”回忆起入行的初衷,她坦言,“就是想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于是,她一心扎在了热爱的行当里,“越织越上瘾”。

  2023年,程琳芳在松阳县南直街60号开出了第一家店铺“橙子手作”。用她的话说,是圆了小时候的梦想——利用针法的不同组合丰富花形图案,翻新制品样式,既编织日用品,又推出艺术品、文创品。

  赋予针线的温度

  钩针编织既是雅致装饰,也是艺术创作:描绘出轮廓,勾勒出雏形,起针、绕线、钩编,“每一针都钩就匠心与传承”。在程琳芳的手中,小熊公仔拥有柔软的身形,小蛇摆件五颜六色,娇嫩的鲜花也有了永不凋零的艳丽……

  程琳芳喜欢琢磨,钩针编织尤为投入。生活中遇到的,视频里看见的,从最简单的小包,到复杂的玩偶,只要有图解,她都能钩出来,“把所见变成手作”。

  钩针编织技艺看似简单,若要做深、做精,需要融合设计、美术、制图等各种技能。在她的手作室里,一些娃娃、玩具类摆件,小到每根发丝、每个手指关节、每套服饰配件等,都做到了真实还原,可以实现自由活动、穿脱。这些年里,程琳芳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制作的心得。比如,钩针编织玩偶,首先要注意“表情管理”,缝制的五官显得僵硬,用线勒出来才生动;如果打上腮红,表情就有了“灵魂”。其次是色彩搭配,既要和谐又能让人眼前一亮。最后,塞棉的手法也很重要,均匀饱满才能让玩偶“元气满满”。

  原创,是钩针编织中最具挑战性的。一次,客户带着一张照片走进“橙子手作”,照片上是一个西装革履、拿着公文包的男人。对方希望程琳芳凭借照片,把爱人的模样用钩针编织出来。将平面形象做成立体人偶,对程琳芳而言并不难,难的是没有图解可参考,也没有成品可模仿,换言之,“每一个部位都是原创”。一番思考后,她绘出了设计稿,凭着经验一边钩一边摸索针法。“过程并不顺利,前后拆拆钩钩了二三十次。”她的每一处针脚都绵密结实,细节尤为用心。比如皮带,是用不同颜色的线缝出来的,显得自然大方。

  最大的波折发生在制作发型的过程中。起初,程琳芳用钩针来表现,可她很快就发现,不论是钩发丝、还是贴着头皮钩,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她想到用剪的方式,“把线一段段剪出来当头发,形象一下就生动起来了。”克服重重困难后,20厘米高的人偶作品完成了。顾客收到时,脸上满是惊喜:“比想象中更好看!”

  赋予钩针编织品以手作的温度、丰富的人情味,是程琳芳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事。

  呈现生活的美学

  钩针编织的过程烦琐,但程琳芳乐在其中。

  嵌在戒指上一颗黄豆大小的草莓,用的是微针,材料是直径小于1毫米的蕾丝线,“一颗草莓大约需要钩织200针,花1个小时才能完成。”程琳芳说,越小的手作越难完成。而她无意间在小红书上推出的一串香蕉,点赞和收藏超过5万,让她体会到“一夜爆火”的感觉。这件钩针编织手作采用单根四股线,一串7根香蕉,共2000多针。“可可爱爱”“今天被治愈了”……很快,这串香蕉俘获了一大批网友的心,“单价69元,预售四批依然供不应求”。

  线的粗细,钩针的大小,技法的不同搭配,都可以呈现出细节丰富的作品。在程琳芳看来,这便是钩针编织的魅力所在。一次,为了让“郁金香”栩栩如生,她尝试用十几种不同材质、不同粗细的线材,通过调整配比数量和编织技法搭配,成功找到了呈现颜色渐变的方法,就连每一片花瓣的厚薄、柔软程度都做到了差别化。

  去年年底,程琳芳迎来了新的合作伙伴,“她其实是我的老顾客,因为喜欢钩针编织而‘入坑’。”“橙子手作”也更名为“橙柿手作”。店里最近创作的一件手作,是程琳芳根据两人的名字,设计推出的“专属代言人”,橙子女孩和柿子女孩:头戴发箍,扎着辫子,穿着小裙子,“包含对手作的热爱,也象征两人的友谊”。

  这些年,程琳芳的钩针编织手作卖到了新疆、吉林等地,尤其是高货(指品质、工艺或稀缺性远超普通商品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很多台湾同胞的喜爱。“因为支付渠道不通畅,他们有时候还要找代购,或者先寄转运中心,才能买到心仪的玩偶。”她告诉记者,这些玩偶做工精致,每个价格多在七八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周只能完成一个”。

  到了节假日,这些手作时常被游客一抢而空,“货柜空了,成就感却装满了心里”。为此,程琳芳萌生了新想法,打造一间“巾帼共富工坊”,教授钩针编织技艺,助力妇女和残疾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钩针编织技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时代的洪流中,像程琳芳这样的新一代编织者,肩负着双重使命:既保留传统精髓又融入现代设计。或许,这种“指尖魔法”,已超越单纯的手工艺范畴,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表达。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4-1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789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