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丽水还特意提供了古城寻踪、欧风侨韵、青瓷秘境、金矿茶田、山水诗画等“免费游”线路攻略。
当“体育+”遇见生态、触摸人文,丽水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更是一次展现城市活力与文化底蕴的生动实践。
自2016年首秀至今,丽水马拉松已成为“浙江绿谷”的城市“金名片”。2024年综合效益突破8300万元的亮眼成绩单,印证着“体育+”战略的乘数效应。
纵情山水间,每个人都是行走的文化IP。
运动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让选手们“我来过、我看见、我经历”的情思,从一条条赛道延伸至街头巷尾、山野田间,成为滋养人生的难忘回忆。
狂欢与检验
丽水马拉松,是一场大众的狂欢。
3月30日凌晨5时不到,志愿者们在比赛集结区忙个不停,更有市民早早过来开起了直播。定好闹钟,早点到赛道抢个观赛的好位置、拍照的好角度,成了不少丽水人当天的“作业”。
有热烈的狂欢。一位女士穿着雨衣,在观赛区蹦蹦跳跳给选手加油,火上了“美丽浙江”短视频号,被不少网友称为“社牛阿姨”,有的还调侃“姨的嗓门比选手的腿还能跑”。
有温情的故事。丽水马拉松期间,选手吴利飞在个人平台晒了几条视频。从最初争做全程马拉松丽水籍第一的目标,到29公里上坡处暂居第四却因低温降雨影响不得已弃赛,吴利飞坦言“对马拉松选手来说,放弃比坚持更难”。
吴利飞弃赛后,旁边观战的阿姨赶紧询问情况,为他披上雨衣、救生毯,还将他带到旁边的保安亭,用热水擦身体、换衣服。事后回想起来,吴利飞仍不禁泪目。“谢谢大家的鼓励,丽水很好,丽马很好,明年我还会再来丽马的。”
事实上,狂欢的背后,更是对城市的一场检验。举办体育赛事特别是大型赛事,释放“文体旅”的融合效应,是一场全盘的考量。
2025丽水马拉松,面对大降温、连阴雨的考验,从赛前便开始了谋划。领取物资提供周到服务,精心准备物资包,赛道沿线23个医疗站、26辆救护车、直升机救援严阵以待,222名医护人员与690名医疗观察志愿者贴心服务……把准备留在赛前,把保障留给选手。在精密布局下,丽水打赢了穿越风雨、超越自我的马拉松硬仗,受到参赛选手的好评。“再来丽马”,成为许多选手的共鸣。
用最传统的山水资源,孵化最前沿的产业形态。
当爱上体育成为社会共识,当奔跑演变为城市文明的集体仪式,丽水正在书写自己的答卷。
这场春天的奔跑,终将在时间的长跑中显现出更深远的意义,每个人都能成为时代赛道上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