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晚仰望星空,我总会想起那颗最特别的星星——海伦·凯勒。马克·吐温曾说,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这位在无声无光世界里生活了87年的伟大女性。
翻开泛着墨香的书页,我仿佛触摸到了海伦的世界。一岁半时,一场猩红热夺走了她的光明与声音,就像被关进了永远黑暗的盒子。直到七岁那年,天使般的安妮·莎莉文老师叩响了这个盒子的门锁。书中那个场景让我眼眶发热:老师握着海伦的小手触摸清凉的井水,在手心一遍遍写着“W-A-T-E-R”。当流动的水珠突然划过指尖,海伦就像得到魔法的小精灵,眼睛亮晶晶地比划着“水”这个词。原来文字不只是符号,更是触碰世界的钥匙!
去年元旦的家庭聚会,我也经历了自己的“水时刻”。当姑姑笑着让我表演节目时,我像被施了定身咒:耳朵嗡嗡响,手心沁出冰凉的汗珠,仿佛看见海伦初学说话时的慌张模样。
“要不,我唱首歌?”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哼。可当我听见自己清亮的童声飘荡在客厅,看见爷爷奶奶跟着节奏拍手时,忽然明白了海伦触摸到水时的心情——黑暗的盒子里,真的会透进光。
现在每当我练琴想放弃,考试遇到难题,就会想起书里那张泛黄的照片:海伦戴着圆框眼镜,手指正在盲文书上跳舞。她把每个日子都过成三天的光明:第一天看亲爱的老师,第二天观日出日落,第三天漫步纽约街头。而我们这些拥有光明的人,却常常让时光从指缝溜走。
台灯下,我的影子映在书页上,和海伦的影子重叠在一起。原来真正的光明不在眼中,而在心里。就像海伦在书里写的:“世界上最美丽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靠心灵去感受。”我要带着这样的眼睛,去发现巷口老槐树的新芽,观察蚂蚁搬家的路线,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闪闪发亮。
小记者 吴邱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