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乡村振兴的多维叙事

  首席记者 陈炜芬

  在缙云双溪口乡东南面,有一个熠熠生辉的村落——姓潘村。踏入这片土地,人们会被它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之歌。

  姓潘村有着多重耀眼的身份:浙江省“一村万树”示范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等。漫步村中,很容易感受到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这里是博士文化村,人才辈出,书香气息弥漫;这里是书画艺术村,村民们用笔墨勾勒生活的美好;这里也是如诗如画的杏花村,每至春日,杏花盛放,仿佛胭脂万点,尽占春光。

  村中的红色文化同样震撼人心。金岭脚自然村至大源镇江西山后村一段长达2.5公里的金岭红色秘密交通线,是缙云地下党员传递革命信息的关键通道。走在这条蜿蜒山路上,历史的回响在耳边萦绕,先辈们为革命事业英勇无畏,红色基因在这里代代传承,成为村民心中永不消逝的精神灯塔。

  作为农业特色村,姓潘村在农业发展上独具匠心。200多亩米仁种植田,是村民的“致富密码”。这里产出的米仁色白、粒大、质糯,品质上乘,作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缙云米仁的主产地,其米仁产业不仅是村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更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典范。

  2024年,姓潘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入围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招标村后,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千余名师生纷至沓来。他们带着青春活力与创新思维,在这片土地上孵化出10个实践项目,其中2项斩获金奖,浙江万里学院团队设计的缙云土面包装成功实现成果转化。这不仅为姓潘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支持,也让古老的乡村与现代创新力量紧密相连。

  姓潘村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不同的精彩故事。它既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有红色精神的传承,还有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与现代创新力量的融合。

  在这里,乡村振兴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现实图景。可以预见,姓潘村将继续在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更多乡村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21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6209.html 1 3 乡村振兴的多维叙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