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要闻

关于丽水市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24日在丽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丽水市财政局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市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市委五届历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倾力打造“担当财政、变革财政、勤廉财政”,扎实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精准落实“8+4”经济政策,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统筹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2024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

  2024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20亿元,完成预算的97.5%,比上年执行数增长3.8%(以下简称“增长”),剔除上年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收缓缴等因素,可比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143.21亿元,完成预算的96.5%,增长3.3%;非税收入49.99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增长5.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589.11亿元,收入合计782.31亿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0.08亿元,完成预算的97.0%,比上年执行数下降0.5%(以下简称“下降”);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32.23亿元,支出合计782.31亿元。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4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2亿元,完成预算的85.5%,下降9.8%,可比增长1.9%。其中:税收收入32.11亿元,完成预算的84.0%,下降11.4%,主要是房地产业、政策性一次性因素等减收;非税收入10.71亿元,完成预算的90.2%,下降4.8%。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118.69亿元,收入合计161.51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05亿元,完成预算的94.2%,下降5.5%;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68.46亿元,支出合计161.51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4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0亿元,完成预算的96.0%,增长5.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8.12亿元,收入合计25.82亿元。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1亿元,完成预算的78.4%,下降13.8%;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0.21亿元,支出合计25.82亿元。收支相抵,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

  202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94.61亿元,完成预算的85.4%,下降27.4%,主要是资源盘活相关收入减少;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249.22亿元,收入合计543.83亿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81.11亿元,完成预算的116.1%,下降8.4%;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62.72亿元,支出合计543.83亿元。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2.80亿元,完成预算的63.8%,下降21.0%,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减少;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87.64亿元,收入合计180.44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5.4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76.4%,下降6.2%;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45.03亿元,支出合计180.44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024年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6.91亿元,完成预算的58.0%,下降36.3%,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收入减少;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22.11亿元,收入合计39.02亿元。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2.47亿元,完成预算的85.7%,下降8.7%;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6.55亿元,支出合计39.02亿元。收支相抵,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

  202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75亿元,完成预算的168.0%,增长42.8%,主要是国有企业清算收入增加;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180万元,收入合计3.77亿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48万元,完成预算的72.5%,增长2.0%;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3.40亿元,支出合计3.77亿元。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4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1亿元,完成预算的292.3%,下降39.1%,主要是国企上缴利润减少;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33万元,收入合计1.32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与上年持平;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22亿元,支出合计1.32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市

  202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34.43亿元,完成预算的105.4%,增长11.9%,主要是社保缴费基数提高和财政补贴增加。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9.04亿元,完成预算的94.9%,增长3.9%;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5.39亿元,支出合计134.43亿元。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4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4.77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增长11.8%。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66.77亿元,完成预算的90.3%,下降0.7%;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8.00亿元,支出合计74.77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二)2024年重点财政收支政策执行情况

  1.健全开源增收机制。构建全链条财源建设格局,推动财政工作从中后端向全流程全闭环管理转变,有效稳住收入基本盘,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位居全省前列。全力向上争取,获各类资金超560亿元。深化财税联动,建立收入联席会议机制,加强税源管理。优化财金融合,加大资产资源盘活力度。强化财资协同,支持市产投集团转型、市城发集团获评AAA主体信用评级等国企市场化改革。

  2.助力经济稳进向好。集成优化政策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加力放大政策效应。全面承接省“8+4”经济政策,争取省级资金96.02亿元,统筹地方配套125.91亿元。争取7.48亿元,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落实1亿元,激励县(市、区)争先创优、发展经济。全省唯一连续三年入选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累计获奖补5500万元。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一体化,担保余额32.07亿元,增长42.5%。落实“两小”创业通贷款贴息,“两小”平台累计回流资金574.38亿元。

  3.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保障扩大有效投资政策,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增速提质。全市争取新增债券资金207.33亿元,增长13%,撬动投资1500亿元,重点支持衢丽铁路、528国道龙泉西街至兰巨段改建等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建设。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29.64亿元,保障交通、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放大“两重”政策效应。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3.4亿元,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争取民航发展基金3亿元,支持丽水机场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4.支持产业体系迭代。“一链一策”形成1315特色产业链专属政策,提升现代化产业发展质效。全市落实20.49亿元,支持五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梯度培育、做优做强。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作用,投资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金,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优化。足额提取“腾笼换鸟”专项资金,支持传统产业创新升级。落实1.1亿元,集成境外展会、出口信保等政策支持,推进山区开放型经济创新发展区建设。

  5.支持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打好资金、政策、绩效“组合拳”,全力保障人才科技强市战略及优质教育发展。全市落实22.34亿元,着重支持十大科创开放平台提能升级,成功引育实体化研究院17家;力推“绿谷精英”“绿谷英才”等重点人才项目实施,人才资源总量达56.14万人;建立市县关键核心技术联动攻关机制,实现全市域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零的突破。落实97.68亿元,助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发展提升,推动北师大丽水实验学校、华师大附属丽水学校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6.筑实兜牢民生底线。全市民生支出519.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9%,加速推动财政的“民生清单”转变为老百姓的“幸福账单”。落实3.25亿元,用于保障“一老一小”,着力推进山区颐养一体化和生育养育财政政策同标共享。落实3.88亿元,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失业补助。落实7.5亿元,加强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保障,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落实9.48亿元,支持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入推进“固定+流动”等山区医疗服务模式改革。落实8.42亿元,支持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501套(间),助推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

  7.推动城乡绿色共融。聚焦跨山统筹,力促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和发展。研究推进水资源税改革,促进水资源节约集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市涉农项目争取上级奖补25.58亿元,推进幸福河湖、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共富村等项目建设。成功争取油茶产业发展示范项目4亿元,助力乡村产业提升。落实89亿元,支持实施“千万工程”,全面推进“三农”高质量发展。累计投入49.57亿元,系统性推进瓯江山水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落实1.07亿元,支持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助力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省首位。构建新一轮市域内瓯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补偿资金总额和交接断面补偿标准双提升。

  8.推进财税改革与管理。贯彻财税体制改革部署,制定改革落实方案,打造丽水财政标识性成果。推进全链式零基预算改革,建立“1+4”财政支出政策体系,突出分级保障,推动支出标准建设,经验做法在全省财政系统推广。健全“1+N”过紧日子政策网,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把好审核关,全市节约财政资金31.69亿元。与市人大财经委联合开展“1+1+1”重点绩效评价,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刚性和实效。首创的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审系统在全省推广应用,实现全市远程异地评审项目377个,金额11.09亿元。优化清廉财政“三不腐”能力指数评价体系2.0版,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财政经济运行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是增收基础不稳固,房地产市场交易低迷,税收增长乏力;民生保障、政策兑付等多项刚性支出叠加,支出保障压力增大;部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过紧日子的思想共识和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并将主动采取积极举措加以改进。

  二、2025年预算安排情况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

  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财政收入基础看,随着一系列稳经济存量和增量政策叠加显效,经济发展活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可持续增收提供支撑。然而制约因素依旧较多:房地产等重点税源行业增收乏力,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从财政支出强度看,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扩投资等重点领域支出需求仍然较大,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刚性增长,财政支出腾挪空间较为有限。总的来看,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凸显并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各地各部门要更好地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升财政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全力保障落实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二)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指导思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和市委提出“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起步之年。根据2025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参照上年度执行情况,结合对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的分析和预测,全市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水的重要嘱托,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推动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迭代完善“8+4”经济政策财政要素支持体系,深化全链式零基预算改革,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防风险、守底线,为奋力开创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三)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1.全市

  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200.58亿元,增长3.8%;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582.00亿元,收入合计782.58亿元。全市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5.26亿元,增长0.8%;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27.32亿元,支出合计782.58亿元。收支相抵,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5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44.32亿元,增长3.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101.88亿元,收入合计146.20亿元。市本级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5.30亿元,增长2.4%;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50.90亿元,支出合计146.20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5年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18.58亿元,增长5.0%;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7.46亿元,收入合计26.04亿元。经开区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00亿元,增长8.9%;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9.04亿元,支出合计26.04亿元。收支相抵,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市人代会前安排的市本级支出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预算年度开始后,预算草案在人代会批准前,安排使用的支出,主要是参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必须支付的本年度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四)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1.全市

  202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308.53亿元,增长4.7%;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212.02亿元,收入合计520.55亿元。全市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49.45亿元,下降8.3%;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71.10亿元,支出合计520.55亿元。收支相抵,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5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37.56亿元,增长48.2%;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50.81亿元,收入合计188.37亿元。市本级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5.84亿元,增长0.3%;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52.53亿元,支出合计188.37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025年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25.00亿元,增长47.8%;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10.11亿元,收入合计35.11亿元。经开区拟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7.07亿元,下降16.6%;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8.04亿元,支出合计35.11亿元。收支相抵,经开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五)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1.全市

  2025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3.06亿元,下降18.5%;加上预计转移性收入6460万元,收入合计3.70亿元。全市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8亿元,增长374.4%;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92亿元,支出合计3.70亿元。收支相抵,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5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1.10亿元,下降16.3%。市本级拟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00万元,与上年持平;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00亿元,支出合计1.10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六)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草案

  1.全市

  202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41.83亿元,增长5.5%。全市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27.29亿元,增长6.9%;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14.54亿元,支出合计141.83亿元。收支相抵,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市本级

  2025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80.09亿元,增长7.1%。市本级拟安排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71.40亿元,增长6.9%;加上预计转移性支出8.69亿元,支出合计80.09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认真抓好2025年财政预算执行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收入。坚持全市“一盘棋”,健全市县纵向联动、部门横向贯通的收入组织机制。厚植涵养财源,聚焦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优化惠企政策组合,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等方式,招引培育骨干产业。加强经开区产业规划、政策、要素统筹,释放产业集群效应。积极谋划股权财政、生态资产、数据资产等新型财政模式,增强增收后劲。力争要素赋能,积极拼抢承接一揽子增量政策,用好“1+2+X”项目政策例会机制,主动谋划跨区域、跨流域线性项目,推进各类资金套合申报、多方拼盘,全力争取上级资金。

  (二)集中财力优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释放财政政策红利,助推缩小“三大差距”,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迈出大步。保重点,全市安排政府投资350亿元以上,聚力推进衢丽铁路、丽水空港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确保完成“十四五”期间科技支出增长目标。惠民生,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领域,统筹财力支持教育跃阶攀高行动、健康丽水建设以及“书香丽水”品牌打造,做好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持续深化家庭型财税政策促富机制。促发展,全市安排120亿元以上,推动“8+4”经济政策财政要素支持体系稳量提质。加力扩围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进“以旧换新”资金应下尽下、快支快用。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积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三)创新引领促变革。主动融入建设创新丽水大局,前瞻思考、全局谋划、系统推进财政增值化改革。深化全链式零基预算改革,健全预算支出标准,实施预算五类四级保障机制,迭代优化财政支出政策体系,实现专项资金体量合理、质量提升、能增能减、深度整合。深化财资协同机制,推动财政国资多向赋能,强化经营性项目谋划和投融资运作,助力国企加速市场化转型。建立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协商机制,探索资产、资金、资源统筹监管和高效运营新模式,推动国企降本增效。深化市区一体化发展,健全市区会商机制,强化规划、产业、项目及公共服务统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四)多线联动强管理。加强“财政+”协作贯通,持续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过好紧日子,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建立健全过紧日子评价体系,集成常态化刚性约束举措。持续推进“线上公物仓”建设,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跨部门调剂。坚持“大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健全全流程监控机制。加强财经领域重点问题整治和会计评估行业专项监督,防范财政风险。强化“大绩效”,加强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巡视巡察、审计监督的贯通协作,构建多主体协同的预算绩效监督新模式。完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推进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加强公共服务绩效管理,提升资金效益。

  (五)持之以恒防风险。健全风险识别和监测预警体系,推动财政平稳可持续运行。严守“三保”底线,完善分类处置应急预案,适时开展“三保”压力测试,强化财政资金资源统筹调度,首要保障“三保”支出。严控债务风险,健全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机制,严格落实化债方案,加强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2025年,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财政作为”奋楫力行“丽水之干”,紧扣财政新使命新定位,坚定信心、实干争先,为全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丽水新篇章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5-03-17 2025年2月24日在丽水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95978.html 1 3 关于丽水市202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及202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