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欢乐祥和的氛围,溢满大山深处的缙云县大源村。在这里,一场盛大的迎龙活动,舞出了乡村年味。
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威风凛凛的板龙盘旋舞动,威武的龙头高高扬起,直冲云霄。只见龙身紧紧环绕,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犹如一条巨龙盘踞在大地之上。龙须随风轻轻飘动,更添几分灵动与神气。此时,呐喊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板龙。
要说最扣人心弦的环节,非神龙摆尾莫属。彼时,龙尾左右快速摆动,龙身弯弯曲曲,时而回首摆尾,时而卷成一团,迤逦而行,将现场的气氛推向了新的高潮。到了拉龙环节,村民们喊着整齐划一的口号,拉着板龙大步奔走,整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喜庆之中。
大源板龙代代相传,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此次制作的板龙长达120余节,由全村合力完成:龙头、龙尾由村里负责,龙身则由家家户户自行制作。龙头挂着24盏花灯,上面刻画着二十四节气,每节龙身各以一盏色彩斑斓的花灯点缀。
“大源的板龙蕴含着书法、绘画、剪纸等诸多民间艺术。其中的花灯制作就需要十多道工序,上面刻画着梅、兰、竹、菊以及其他符号,寄托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褚志平是负责制作的村民之一。在他看来,这条板龙的制作过程,凝聚着当地百姓的智慧和力量。令人欣喜的是,许多学生也参与学习这项传统民俗技艺,其中就包括“00后”大学生王凯乔:“跟着老师学习板龙制作非常有意义,之前参加过舞龙,制作确实是第一次,我很感兴趣。”
板龙的“再现”,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当这条“龙”在空中飞舞时,我们感受到村民对传统的坚守和热爱,“是乡情的凝聚,更是年味的诠释”。
(首席记者 陈炜芬 记者 汪峰立 通讯员 章镇丽 王卓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