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蛇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
年味是什么?
我们所追寻的“年味”,是代代相传的仪式感。从除夕夜的守岁、吃年夜饭,到正月初一的拜年、放鞭炮,再到元宵节的赏花灯、猜灯谜,文化传统在一个个具体的细节中实现了极富仪式感的传递。
年味也藏在丽水各地举办的春节活动中。祥龙翻腾起舞,醒狮欢腾跳跃,年味在烟火中升腾;戏曲轮番上演,展览博人眼球,年味让佳节底蕴更丰厚。它们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如同一股强劲的“春”潮,让涌动在人们血脉中的文化力量被再次唤醒。而我们对这些传统活动浓烈的热爱,正是对春节文化最有力的回应。
文脉赓续处,年岁有新声。
在丽水这片被历史和文化滋养的土地上,传承与创新交织,古韵与新风融合:穿行古城街巷,跟着“公主”巡游,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步入千年古镇,欣赏一场非遗与文保深度融合的展演,尽情地“向过去要未来”;置身博物馆,领略剪纸艺术,与文物隔空对话,触摸历史的悠长厚重;载歌载舞的包山花鼓戏,寄托着百姓的淳朴心愿,也将浓浓年味撒向村庄各个角落;在“侨乡中国年”,当不同肤色的孩子一起拍照、收红包,春节文化便从“被了解”“被看见”进阶到“被体验”“被热爱”……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地方特色的春节活动,不仅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更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文化力量的鼓舞和震撼力。
“年味游”的火热,是传统文化回归的生动注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与中国传统年俗的“双向奔赴”,让大家在沉浸式欣赏之余,感受“非遗”魅力,体会有“年味儿”的民族情感和记忆。
瞧一瞧春节的色彩,听一听春节的声音,品一品春节的舞步。让我们一起,在“非”常有“遗”思的年俗文化中,拥抱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幸福中国年。
(首席记者 陈炜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