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陈磊 通讯员 吴俊杰 沈鹏飞)近日,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的“共富+服务”双市集上,新鲜蔬果、肉类、糕点、服装鞋包等特色摊位齐聚,当地农户带着自家种养的特色农副产品前来售卖,吸引了不少村民和商户前来“赶集”。
“市集离家很近,自己家里种的东西都可以拿到这里售卖,我今天挣了650元。”东坑镇东坑村村民王宝珠开心地说。
“我家距离这里20多公里,听说有市集,我早早就过来置办年货了。”九龙乡库坪村村民叶发忠说。
在景宁,许多乡镇都有“赶集”的习俗。这些乡镇在做好传统“赶集”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增添了助农电商直播、山海资源联动、公共服务集成等功能,形成了具有“共富味”“乡村味”的新形态市集。
“这个市集真好,理发、看病、代购等服务应有尽有,想要办的事情都可以来这里解决。”东坑镇北溪村村民雷永华对市集连连称赞。他说双市集上,还有很多志愿者,他们不仅为村民提供健康义诊、爱心缝补等惠民服务,还提供法律咨询援助、就业指导帮扶等咨询服务,满足了大家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东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彭凌飞表示,接下来,他们将不断完善双市集管理服务的精细度,在政府、社会“高效供”和商户、群众的“精准需”之间搭好连心桥,实现共富市集热闹有序,服务市集高效集成。
去年以来,景宁把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省级试点工作作为破解山区县城乡差距、走好山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的关键一招,大力探索符合山区实际的基本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模式,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共富+服务”双市集改革是景宁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创新探索之一。
景宁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专班综合协调组副组长金建美说:“我们将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理念,以山区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各类公共服务以‘固定+流动+集成’方式高效下沉,以‘小成本’撬动‘大服务’,推动山区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对接更加精准,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