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智召 通讯员 王凤凤)近日,云和县白龙山街道大坪社区居民宋丽娟有了一份新工作,不仅收入更稳定,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
近年来,云和在坚定不移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基础上,推进山区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建立农民流入地和流出地共同服务进城农民的“街乡共治”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人口聚集带来的融入难、管理难、致富难等问题,加快实现进城农民市民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山区县城乡融合共富模式。
大坪社区作为下山移民的重要聚居地,接纳了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7000余位居民。近年来,依托盆景“共富工坊”、木玩“共富工坊”等新型就业平台,越来越多的下山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就业岗位,从田间地头“无缝衔接”融入城市生活。
为保障移民安居乐业筑牢根基,大坪社区还通过大力开展“村企结对”行动,推行企业与来料加工点定向招工、技术传授等创新合作模式,为500余名下山转移农民提供了玩具配件组装、缝纫等多样性的就业岗位,带动群众年均增收3万余元,有力推动了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加速了城乡经济社会融合进程。去年前三季度,全县村集体经济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03,较去年同期缩小0.08。
据悉,“街乡共治”模式还催生了全市首个“街乡共治”服务中心,集中办理社保、医保等42项社会事务,极大地精简了办事流程,为移民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创新设立村干部轮值制度,选派10位经验丰富的村干部轮流进驻社区,帮助新居民快速适应城市生活,有效化解因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差异带来的融合难题,显著提升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截至目前,云和58%的农民下山转移、78%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93.4%的学生、96%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城镇化率达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