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最东
近年来,市总工会立足丽水地处山区的实际,创新性地把工会工作与农业农村农民“融合”,坚持把高水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党和政府交给工会组织的一项重大任务,持续深化全市工会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大行动和工会助力共同富裕“六大行动”,推动“农”字号产改走深走实,谱写“工”富乡村新篇章。
做实以“工”助农的实践篇章
一是强领导。坚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部门处室配合抓、帮扶团组合力抓、驻村第一书记日常抓。2024年,市总工会帮扶团组4次深入结对乡村开展调研活动,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新一轮结对村的《村情民情调研报告》,详细梳理结对村的历史、区位、产业、人口、经济、党建等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难解题的建议举措。
二是强机制。建立健全“一人派驻、全单位压上”乡村振兴帮促工作机制和“领导挂点、干部驻村、单位支持”运行机制,持续选派优秀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统筹工会资源优势助力结对村消薄增收和振兴发展。市总工会机关党总支坚持每年七一前夕组织在职党员到结对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学共建活动,例如讲党课、微心愿,慰问老党员等,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强举措。多年来,市总工会紧紧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科学谋划帮扶项目,帮扶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60多万元,支持7个结对村完成特色产业规划和发展,建设农村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民生实事20多项,慰问困难群众210多户(次),促进结对村消薄增收、脱贫摘帽、共同富裕。
做强以“工”为农的服务篇章
一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传帮带”作用,全市已组建“劳模工匠乡村行”服务队11个,农业农村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10个,以项目指导、技术服务、资金参股、贸易合作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名师带徒、职业技能提升、送技能下乡等助农惠农活动450多次,解决农业技术难题120项,帮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5亿元。
二是深入开展“农民工学历与能力双提升行动”。继续实施农民工素质提升行动,根据农民工需求设置专业,投入35万元,多渠道、多形式组织举办民宿业主、制茶师、农技员等技能培训400多场次,培训农业农村创业就业人员近2万人次。2024年助力全市103名农民工及新业态劳动者“求学圆梦”,享受学历提升补助共计5.15万元。
三是有效发挥工人文化宫主阵地作用。创新“一心多点”区位布局,推动职工文化服务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乡镇延伸,扩大基层一线特别是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职工文体活动的覆盖面。全市工人文化宫联盟以“劳动四季颂”“赋能四季学”“共富四季乐”等为载体,培育职工“匠心”,展示职工风采,助推职工精神共富。2024年共推出“你点我送”的“订单”式服务及各类公益培训1054班次,参与职工达5.4万人次;开展职工文体活动172场次,参与职工达8.3万人次。
做大以“工”兴农的求索篇章
一是持续深化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围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民宿农家乐等经营主体,通过重点建、联合建、兜底建,织密乡村工会组织建设,加快民宿农家乐从业人员等新就业群体融入工会“大家庭”,实现疗休养基地(站点)全覆盖,发展新会员33000多人。全市现有工会会员34.92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4.8万人。将符合条件的入会困难农民工纳入职工帮扶救助体系,并在各类服务活动中予以重点关注,切实增强农民工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持续擦亮“我在丽水疗休养”品牌。全市工会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坚持把疗休养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强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开启丽水工会疗休养产业化发展,以疗休养消费带动疗休养经济。据全市工会部门统计,每年在丽水疗休养职工数120万余人次,拉动农文旅消费逾30亿元。连续5年举办秀山丽水疗休养区域协作大会,组织600余场推介活动,累计创成省、市、县级疗休养基地(站点)1200余家。全市基层工会大力支持“秀山丽水·文旅一卡通”惠民促消费工程,2024年共为工会会员办卡72186人次,总金额3308.88万元。
三是持续围绕打造新时代东西部协作“升级版”贡献工会力量。全市工会持续聚焦助力东西部协作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签订疗休养合作协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优质农产品消费帮扶、资金扶持等举措,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交流作出贡献。2024年丽水工会向新疆新和县工人文化宫新建项目捐助资金200万元;全市工会大力支持东西部对口支援地区优质农产品消费帮扶,总金额达4315万元;组织劳模、职工走进东西部协作地区开展疗休养活动,共计2万余人次,疗休养消费总额逾2亿元。
(作者单位:丽水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