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昊
现如今,各类视频平台随处可见柔弱的林黛玉变身林教头表演“倒拔垂杨柳”,聪慧坚韧的甄嬛手持冲锋枪击打皇帝,不食荤腥的唐僧大口吃汉堡鸡腿……在这“流量为王”的时代,AI“魔改”经典电视剧在各大平台迅速蹿红,部分作品点赞量甚至超百万。但与此同时,关于“魔改”的尺度和合理性逐渐引发热议。
此类影视作品的“魔改”,背后其实是一些人过于追求快节奏与刺激感的缩影。一方面,随着AI技术的发展,视频创作门槛大幅降低,即便是入门级创作者也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更换角色形象、调整剧情走向,对经典影视剧片段进行二次创作,改造出效果逼真的作品。另一方面,创作者往往以搞笑幽默、博人眼球为出发点,也有一定的“创意表达”,能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和娱乐体验,自然而然地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流量与关注。然而,这股“创新浪潮”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争议和隐患。
AI“魔改”行为逾越了法律界限。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AI技术不能成为“魔改”的护身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将构成侵权。创作者们通常未获授权就对经典原作进行加工改造,即使是以新的方式呈现,也仍然使用了原作品的内容,长此以往必将扰乱影视创作行业的市场秩序与生态平衡。与此同时,如未经演员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魔改”,可能构成对演员肖像权、名誉权的侵犯。因此,即便是AI生成的视频,也要尊重著作权人与演员的相关权利,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不能演变成没有边界的恶搞。
AI“魔改”行为扭曲了文化价值。影视经典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离不开底蕴深厚的原著作品,也离不开影视主创团队的精彩演绎,具有独特的意义。其中广为流传的镜头和桥段,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早已深入人心。而“魔改”后的影视作品披着流行文化的外衣充斥着市场,只会让经典无情地被消解。以《甄嬛传》为例,将一部关于权谋、情感与女性处境的古装剧改编为一场枪战冲突,步步为营的后宫斗争变成了生死相搏的武器对战,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荒诞感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不乏创意,但创作者对原作的过度解构,扭曲了原著的精神内核,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和完整性,甚至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
技术革新不能以牺牲文化和法律为代价,AI“魔改”的边界应当建立在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上,注重保留原著的精髓和特色,才能让二次创作在合法、合情、合理的边界内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