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文斌
通讯员 周楚 季荣涛
中国民间有《田螺姑娘》的故事,讲述种田郎拾到田螺,田螺化身姑娘帮助种田郎的故事。
庆元县百山祖镇,也来了一位美丽、有才的“田螺姑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专业的在读博士江禹函,她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当地农户田螺养殖技术,实现了收入翻番。
“刚开始觉得距离有点远,但想到可以开展研究,还能帮助农户提高收入,我就决定来了。”江禹函一直以来对螺类研究颇为痴迷。
“合湖田螺”养殖是百山祖镇的特色产业。因为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百山祖镇出产的“合湖田螺”壳薄、味美,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养殖技术原始,存在繁殖产量低、出苗率差、仔螺死亡率高等众多问题。
今年,百山祖镇招引“归乡人”刘卿创办浙江硕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上海海洋大学科研团队共建博士创新站,探索研究“合湖田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江禹函便主动请缨,成为该镇“星期天工程师”团队成员、“合湖田螺”共富工坊技术指导员。
因田螺结缘,这位女博士成了百山祖农户们的“田螺姑娘”。一有空,她就从上海赶来庆元,和农户一起到高山田间地头,详细了解当地农户田螺养殖现状。
针对“合湖田螺”繁殖产量低、出苗率差、仔螺死亡率高等技术难题,江禹函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研究温度、溶解氧等因素对田螺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为合湖田螺的物种保护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在她不懈努力下,“合湖田螺”产出效益有了明显提升,70颗种螺可以产出1斤商品螺,相当于25元的投入有50元产出。
此外,江禹函还经常“泡”在养殖基地里,依托专业知识为村里的农户们开设“田间课堂”,对“稻+田螺+鱼”共育新型种养模式进行现场指导,深入浅出地讲解稻渔生态养殖模式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点,推广饲料定量投放、藻类培育、富硒施用等新技术。在她的指导下,“合湖田螺共富工坊”带动新增50亩以上稻螺(鱼)种养大户23户,新增小面积养殖户160余户,有效促进偏远山区村庄的富民增收。
“目前,主要集中在对‘合湖田螺’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关键环境因子对‘合湖田螺’分子生物学的影响,以及‘合湖田螺’适口性饲料等,这将为保护种质资源、培育和推广新品种、提高产量打下基础。”江禹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