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碰撞
四周山间遍植竹木,村中四季流水潺潺,一座半圆形的石拱桥横跨溪上,桥的一侧是黄墙黑瓦的老屋,就地取材的创意作品点缀其间,桥的另一侧则星罗棋布着古民居,剧场、展厅等公共文化空间。
面对这样的景致,很难想象就在7年前,这里还是个鲜为人知的偏远山村。当时村里不少老屋闲置,几乎没有任何配套设施,当地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村子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凋敝。
转机出现在2017年。“桃野”高端民宿的入驻,让这个隐于大山深处的小村庄与外界有了更多联系。
孙迎盈是“桃野”创始人,来到松庄后,她发起了“全球艺术家驻地”项目,探索“艺术乡建”的可能性。在孙迎盈的牵线搭桥下,2020无恙城市巡回艺术展在松庄展出,这也是松庄与艺术结缘的开端。
74岁的村民宋水秀感受尤为深切。那一年,离家不到百米的61号民居被改造成了“桃空间”美术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空间让她充满了好奇:它比原先更干净、敞亮,墙上挂满了以前从未见过的有意思的画,但除此之外,似乎和原始民居没有太多外观上的差别。原本居住在此的村民都已迁至县城工作、生活,他们使用过的土灶、老木门等,如今成了“桃空间”的组成部分。
虽然被称为美术馆,但“桃空间”并不收费,村民、游客要是有兴趣,可以随时走进来逛一逛、看一看。
除了村里建起美术馆令人好奇,更让村民不解的是这里的展品。“怎么每张画都看不出画的是啥?颜色很鲜艳,但都是线条、方块、圆圈之类的,门口还挂着一颗红色的毛线球。”这场让村民看不懂的展览,却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对他们来说,除了感受溪流石桥、老屋巷弄,又多了一个可安静自处、近距离赏画的去处。
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为当地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和流量。而在线上,松庄频频亮相,村里的人气也更旺了。最热闹的时候,“桃空间”每天都要迎来送往一百多人次。
变化最大的,还是村民自身。“这场展览激发了村民的好奇心,他们每次来观展都会发问,也很自豪于老房子能变得这么好看。”孙迎盈告诉记者,村民对艺术之美的表达也很朴实,“好看,真好看”。
走进松庄,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场自带生活美学的乡村文化变革正在发生。这种变革,既有传统又有新意——传统的是,乡村的精神内核并未丢失,而是随着老屋保护而得以传承;新意是指,有了名家大师、公共文化空间的加持,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得以与艺术结缘、与艺术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