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美丽庭院蝶变经济庭院

  顽石与沉木搭配,组合成山石静谧的精致小景;碎瓦与沙石流水相佐,酝酿出流水潺潺的灵动诗意……冬日的云和县白龙山街道大坪股份经济合作社,房前屋后、庭院过道、田间地头,目之所及皆是各式各样的盆景,或排列整齐,或错落有致,或随心所欲,一盆一钵皆成风景。黄山松、水边红、六月雪、相思树、金豆、黄杨、梅花……在这里,不禁令人陶醉于神奇的微观小世界,痴醉于这浓缩的风景。

  如今的大坪是有名的“云和首个盆景村”,盆景产业已经初见共富成果,大坪村70%的农户从事盆景产业,户均收入8万元,收入最高的种植户一年有60万元,盆景已成为了云和师傅独具大坪特色的美丽增收金名片。业内人士预测,盆景产业将是云和继玩具、食用菌之后的第三个产业发力点。

  而20年前的大坪,这里的村民沿袭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坐拥青山绿水,却苦于无法改变贫困的生活。

  “你看,这是我们村过去的样子。”村民手机相册里的照片依稀可见当年的村貌,村民们有的住平房,有的住泥房。房前鸡鸭成群,鸡棚乱搭乱建,臭气熏天,村民们常常聚集着打牌,不少农民迫于生计外出打工……

  后来,在当地政府部门引领下,村干部梅显平、蓝良军等带领村民们抓住旧村改造的契机,家家户户拆除了房前屋后的乱搭乱建,转而种植美丽的盆景。

  自从家家户户开始种植盆景,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多年来,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住上了“小别墅”,村里的道路宽敞了,外来客商络绎不绝,村庄的盆景变成了风景,家园变成了花园。

  走进大坪,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盆景,或小巧玲珑,或盘根错节,或挺拔苍翠,景色别有韵味。千姿百态的盆中山水不仅为大坪带来了良好的环境,也带来了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带动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小盆景成了村民的聚宝盆,美丽庭院衍生着美丽经济。

  共富工坊引领乡村振兴

  如何扩大盆景产业生产规模?提高专业水平?

  “只有从根源上解决,才能将盆景产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云和县白龙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时圣一语道破,“在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人力社保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云和师傅、花木盆景等协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去年谋划建设了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盆景技能培训、生产孵化、产品展销、集中交易等各类功能的一体集成,促进盆景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以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带动群众共同富裕。”

  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依托盆景产业赋能,为群众提供了共富平台。工坊通过开设实训基地培训中心、盆景生产培育基地、盆景集散市场等方式,让周边群众能够更加规模化、示范化发展盆景产业。集合区域资源,为低收入农户提供相关工作岗位,培育了一批高素质“巧手工匠”、工坊经纪人。盆景产业园建设,投资500余万元,是全市首个盆景交易市场,以盆景交易市场带动村集体和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打响了大坪盆景品牌,走出了“社区+产业园+农户”的社企合作共富新模式。

  工坊里的实训基地、培训中心,每年开展盆景技能培训1000人次,培养一批技术型人才;盆景生产培育基地,每年可为低收入农户提供苗木运输、盆景修剪等就业岗位50余个;盆景交易集散市场,引进盆景销售专业户40户,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带动群众增收500人。

  在这里,记者看到每月培训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松柏造型”“杂木修剪”“扦插嫁接”……山、水、树、石,自然的优美景色投影于小小的空间里,为人们带来绝妙的艺术享受。

  “我们还针对工坊的运行,建立健全了党建联建、红色管家、工坊公约等管理制度,确保工坊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运转。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的成立,是盆景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整合云和师傅、大坪盆景等人力物力各类资源,以红绿融合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白龙山街道党委委员林海飞表示,他们将充分发挥好部门、街道、村社以及相关协会组织的党建联建作用,共同助力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小盆景架起共富金桥

  “叶下枝是没用的,我们要把它剪掉,太浓密的要把它疏掉……”在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里,省级盆景技师、云和师傅技能大师郑根洪手拿工具,向村民讲解盆景疏剪技巧。还教会他们如何扦插、育苗、治虫、修剪。

  郑根洪是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馆长,被白龙山街道特聘为盆景专家技术指导员,他20多年钻研盆景,在花木盆景领域有着非常专业的技艺。多年来,手把手教村民们种盆景,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郑根洪种植盆景,巧用木头、石块、绿植等原始材料探秘自然。一棵草、一块石、一个罐,在他这里都成了宝贝。一些不起眼的花草,经过他的栽培成了难得的艺术品。其盆景作品也多次在省级展览比赛中获奖。

  “因为热爱,所以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村民。”郑根洪说,经过栽培的盆景,身价倍涨。“你看这盆金豆,只有20多厘米高,但却卖到了6800元。”他指着工坊里陈列的一盆盆景自豪地说道。

  在郑根洪的带领下,当地先后共有500多人从事盆景产业,云和先后有三人获得浙江省高级盆景技师,12人获得省盆景技师,其中也有获得省盆景艺术大师入选资格的。

  “在云和,哪里有盆景,哪里就有郑师傅的身影。”说起郑根洪,村民们这样评价他。

  除了社区居民,不少外地人员也来到“共富工坊”,向专家们请教盆景种植技艺。“学到了很多‘干货’,我们以后也会经常到云和师傅盆景‘共富工坊’拜师学艺。”盆景爱好者毛仁旺夫妇说,他们经常向郑根洪学习盆景造型技术,现在也有了自己的盆景园。

  梅显平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以前在家开办农家乐,为了美观,他在院子里摆放了几盆还魂草,“一次偶然的机会,客人吃完饭后看到了还魂草这个小盆景,爱不释手,随即出价50元买走。这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梅显平觉得如此不起眼的还魂草能卖钱,那其他的小绿植就更有市场了,于是他开始摸索盆景栽培。

  他一边自己看书学习,一边向郑根洪请教。两人常常一起讨论造型的技术、修剪和布局,一投入就是几个小时,他时常忘了时间,铺轻石、铺水苔、倒培养基土、种背景植物、铺苔藓、装饰……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心性的磨炼,很多细小的景更是得耐着性子慢慢来。

  “每天早上我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看看种植的盆景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梅显平10多年已经累计栽培了2000多盆盆景,黄杨、针柏、胡秃子……院子里的十几个品种的盆景则是他的最爱,一天他至少有4个小时和这些盆景“对话”,时间久了就特别有感情。他随手指着院子里他种的罗汉松盆景告诉记者,“这棵种了13个年头,不少客商出价近5万元,我没舍得卖。”

  在村中盆景精品园里,云和松、六月雪、老鸦柿、黄杨、金豆等精品盆景摆放有序,集中展示了大坪村村民盆景栽培的成果。“村里最热闹的就是举办盆景节。”梅显平说,村民们对自己种植的盆景满意,就会将盆景摆放到精品园里供游人欣赏。游客们赞不绝口:“没想到在一个小山村里也能看到这么多的精品盆景……”来自温州、杭州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选购,“最多的一次日销售额达到300万元,9米长的货车整整运了8车。村民就像过年一样开心。”最贵的一盆黄山松卖出了28万元的高价,梅显平说,“今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也已卖了300盆。”

  小小微观世界担纲着共富大平台,盆景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正以大坪为中心,辐射到云和乃至丽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3-01-06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43525.html 1 3 美丽庭院蝶变经济庭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