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学习实践

乡村春晚的诗与梦

  龚伟亮

  2022年虎年“乡村春晚”已在神州大地落下帷幕。冬奥元素和“线上+线下”的媒体赋能、一体联动,让今年的“村晚”更具时代感和鲜活时尚气息。一方面,以2016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化馆协会的推动为重要节点,国家力量的扶持升级和媒体技术的“加持”,使得乡村春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步伐迅速加快;另一方面,媒介视角下的“乡村春晚”呈现虽然日益流光溢彩,却也往往在有形无形之间“对标”了“央视春晚”的风格,多了几分城市审美的眼光和口味。

  从迄今连续举办42届乡村春晚的浙江丽水市庆元县月山村走出来的这一当代农民自编自演的村庄共同体文艺节庆形式,始终是一首热烈而淳朴的诗,是一个温馨而静谧的梦。如同“月山”是一个和月亮有关的村落——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坐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人们常常诗意地说:“这里是月亮休息的地方”——乡村春晚的“诗意”和“梦幻”是自在和自足的,媒介的助推是锦上添花和如虎添翼的积极元素,但归根结底,它首先是属于当代农民的自我的和集体的文艺表达。

  留存在我记忆深处的一场“乡村春晚”,是我数年前的一个正月初七在浙江丽水缙云县现场观看的一台完全谈不上“高大上”的乡村春晚,它极致地“草根”,在我此刻的记忆里又极致地“如诗如梦”。彼时,在国际知名新闻传播学者赵月枝教授组织下,我们一行人在春节期间前往缙云做乡土文化参访。那天晚上我们去到的举办“村晚”的小山村,名叫榧树根村,这个山村之“草根”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位于半山腰上的900多人的偏僻山村。演出场所是在该村刚刚落成的露天的文化礼堂。可想而知,这场星月之下冒着半山腰上三四度寒气的露天演出,绝不会“高大上”到哪里,事实上,这是榧树根村历史上的第一台“村晚”,它的筹办是如此仓促——赵月枝教授跟该村的女村党支部书记虞冬菊聊天时才知道,尽管上面也积极鼓励办乡村春晚,她却因为年前非常忙碌,实际一直在犹豫。大年三十忙完其它村务,直到年初一凌晨一点才睡觉,年初一早六点起来,才下了决心办,并开始自编春晚节目。到初七晚演出,前后只有不到一周时间准备。

  就是这样一场“仓促上马”的“春晚”,却看得让人眼泪都要掉下来:它如此地粗糙粗粝、缺少精致的艺术打磨和舞美修饰,却又如此地写意和梦幻,以至于事后回忆起来时仿佛都能“触摸”到那晚的星月银辉和热烈的空气。

  首届榧树根村晚节目单上一共有16个节目,有舞蹈、歌曲、小品、非遗表演、三句半、婺剧、越剧等,以舞蹈《开门红》开场,以《难忘今宵》收尾。我们看到的村民,既充满庆祝春节这个“我们的节日”的文化热情,又具有相当的文化能力。这种看着村里的亲戚朋友、邻居熟人登台,表演村庄共同的生活、表现村民共享的伦理和情感的“亲切感”,对村民来说是一种“金不换”的文化愉悦,比看任何一台高大上的电视晚会都更让人畅快。喜笑颜开的台下观众群像,朴实无华却又让人怦然心动。这是今天蓬勃兴起的“乡村春晚”最好的宣传画、最好的“村晚表情”,在我心目中这就是、这才是乡村春晚的“门面”。

  进而言之,密切反映群众生活、“有机”于当地村庄的生活世界,这正是乡村春晚在今天受到各地村民如此广泛和热烈欢迎的“流量密码”。“乡村春晚”的文化魅力也正寓于这样一种村民主体性和文化有机性当中,这是当代中国农民以自发的集体文艺形式,以勃发的文化创造的自信,在家门口欢庆春节这个本就属于农耕文明的农民“自己的节日”。

  《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共同宣言》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乡村春晚是春节期间广大乡村群众自办文化的草根舞台,这里讲述着乡村群众的文化故事,承载着乡音、演绎着乡愁、传递着乡乐、凝聚着乡情。群众文化的选择权、参与权和创作权圆梦在这个舞台,村民的归属感、道德感、责任感和认同感在这里巩固交融,小小舞台不仅是乡村传统文化、乡风文明的继承和坚守,更是乡村文化自信自觉的精神家园。”让村民“圆梦”的“精神家园”,这是乡村春晚再“精准”不过的定位。

  第一个到访月山村这个“月亮休息的地方”并将“月山春晚”的故事传遍全中国的媒体人钱江晚报记者裴建林,曾在一个静夜,充满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这是一个村子的集体记忆。这是一个村子的精神家园。”

  是的,乡村春晚是“一个村子的集体记忆”“一个村子的精神家园”。国家力量和媒体介入,在助推乡村春晚获得更大的平台和更多关注的同时,不应改变这一点:它首先不是属于市民的文旅消费的场景,而首先是属于农民的一首诗和一个梦。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13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304942.html 1 3 乡村春晚的诗与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