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瓯帆副刊

公元203年的冬天

  鲁晓敏

  公元203年冬天的一个正午,乌云越积越凝重,聚在头顶,天仿佛要塌下来一般。此时,在江西余干平叛前线,五千东吴士兵列阵于营寨前,铠甲鲜亮,刀枪林立,一声开道的锣声沉闷地响起,士兵仿佛劈开的潮水一般迅速向两边分开,让出了一条狭长的通道。

  只见一个五花大绑的壮汉被推搡到了阵前,士兵们惊异地发现,被绑的汉子居然是副将丁藩!丁藩跪在地上,昂起头颅仰望着天空,他的脸上写满了不服。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东汉王朝的倒数第十七个年头,天下虽然纷纷扰扰,却无多少大事。就在这年冬天,建安(今福建建瓯南)、汉兴(今福建浦城)、南平(今福建南平)等三县百姓在豪强洪明等人的率领下聚众起事,人数达到数万,烽火烧遍了山越集聚地。毕竟只是一群啸聚山林的山越人,孙权并没有派遣周瑜、黄盖、韩当、鲁肃等名将前往征讨,一个年轻的将领在这次征讨中脱颖而出,他的名字叫贺齐,身份是南部都尉、永宁县长。

  贺齐被孙权任命为主将,统帅着由会嵇郡征集而来的五千士兵前往征剿,会嵇郡所属的各县县长作为副将统一听从贺齐的调遣。在这次入闽作战中,贺齐孤军深入敌境,统领的也只是东拼西凑的地方卫戍部队,居然将数万敌军打了个底朝天,六千多起事的山越人死在东吴军队的刀下,山越首领洪明被杀,其他首领洪进、苑御、华当等皆俯首投降。这次神话般的平叛经历是贺齐平步青云的起点,贺齐在日后多次平定山越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与魏国的多次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升为后将军,封山阴侯,成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将领。这已是后话。

  在这次战争中,出现了一个变数,松阳县长丁藩被杀。杀丁藩的不是别人,正是主将贺齐,史书上并无丁藩生平记载,他在史书上也只出现过一次,而且是蘸着自己的鲜血写就的。永宁县长杀松阳县长,这个事情有点蹊跷,说起来原因倒是很简单。永宁县管辖范围大致在今天的温州、台州部分地区,松阳县管辖的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丽水大部、温州部分地区。按照秦汉规定,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由此可知,松阳县当时人口不足万户。虽然松阳人口不多,但是经济比较发达,形成了以松古盆地为核心的人口集聚区,成为浙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松阳县与永宁县同属会稽郡管辖,至少也是平起平坐。这也许是丁藩不服原永宁长贺齐指挥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丁藩不服从贺齐号令还有其他原因——汉代官员进入仕途主要途径有门阀子弟的世袭、举孝廉、立军功等。或许丁藩出生门阀世家,从心底瞧不起靠举孝廉出仕的平民子弟贺齐;或许是丁藩是精通经史的文人,在他眼里贺齐不过是个靠着武功升迁的莽夫;或许丁藩政绩优秀,经营一方获得了清澈的民望。但命运很不公平,主将偏偏是贺齐而不是丁藩,好胜的丁藩心里非常郁闷。

  贺齐在这次战争中担任主将,除了他个人的过硬的军事素养之外,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曾经有过一次入闽作战的经历,实战经验丰富,而且对前线地形比较熟悉。他还担任过剡县、太末、永宁县长,有着多处山越地方行政长官的履历,对山越情况了如指掌。

  本来自以为无论出生、背景、文化程度还是能力,他都胜过贺齐,现在反过来要受贺齐的调遣,丁藩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加上性格耿直,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丁藩摆起了资格,为难主将贺齐。贺齐其实也是个相当难伺候的角色,脾气残暴,杀人草率,具有莽夫的脾性。他在担任剡县县长期间,当时县吏斯从与山越豪强沆瀣一气,为非作歹,贺齐准备严厉惩处斯从。主簿劝阻说:“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三国志·吴书·贺齐传》)贺齐勃然大怒,拔剑就将罪不至死的斯从当场斩首示众。斯从的族人和党羽一千多人蜂拥攻城,要杀贺齐为斯从报仇。贺齐披挂上阵,带领少量军队开城迎击,他在军阵中左冲右突,大破敌阵,贺齐由此威震山越。贺齐对丁藩的敢于挑战权威的举止非常恼火,于是下令丁藩留守汉余镇守大本营,一方面为了保障粮道的畅通,一方面也可以甩下这个钉子户。丁藩毕竟不是坐井观天的青蛙,他也有拜将封侯的宏伟理想,眼看着战友们攻城掠地,自己寸功不建,于是公然抗命,最终落了个以血祭旗的悲凉下场。

  我在历史之外猜度,临战斩将毕竟是兵家之大忌,而且是同僚相残,贺齐也曾犹豫过,动摇过。但是为了稳定军心,顺利完成平叛任务,他不得已还是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在那个寒风凛冽的辕门外,刽子手缓缓地举起了明晃晃的屠刀,对准丁藩“哗啦”一刀。一个没有背景,也没有太多军功的贺齐一刀就砍出了威信,一刀就树立起了军纪,原本松散的部队无不听从贺齐的调遣。对于这次同室操戈的行动,陈寿蘸足墨水,用圆润的八个绳头小篆记载进了《三国志》:“军中震栗,无不用命。”

  公元203年那个冬天有点冷,丁藩的结局也很凄凉,他以血溅轩辕的方式走完了人生,也以反派人物的形象成为贺齐成名的铺垫。摇曳的烛光下,惜字如金的陈寿记住了这一刀,他把刀锋的寒光收拾进了《三国志》,这道光转化成1800年的历史,让每一个读松阳历史的人被寒光照亮。在贺齐的光芒下,丁藩的名字相当黯淡,壮志未酬,最终以悲剧的姿态进入了正史。掩卷之余,我对丁藩相当同情,我们不该咄咄逼视古人,不该将他视为反面人物,丁藩在历史中已经贡献了他的价值,他以松阳县长的身份从另外一个层面标注出了松阳在时间中的长度。正是因为他的血溅辕门,松阳县才得以第一次出现在正史记载之中,这已经足够了。

  那么,松阳县究竟建立在什么时间节点上?史书语焉不详。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可以窥见一二。最确切的建县时间肯定不是在公元203年,在之前一段时间中,松阳已经存在了。比较多的说法是公元196年,《太平寰宇记》中记载:“白龙县(即松阳县),本章安县之南乡,汉献帝八年吴立为县。”王国维对《三国志·吴书·贺齐传》的考证,松阳县建在公元196年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等书认定松阳建县时间是在公元199年。《读史方舆纪要》第九十四卷3928页:“松阳县,本汉章安县南乡地,建安四年(199)孙氏析置松阳县,属会稽郡。”民国《重修浙江通志稿·沿革表》载“东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孙吴置”。 《松阳县志》中留下一行细小的字迹:建安四年(199)析章安县南乡地置松阳县,属会稽郡。

  公元199年,整个天下乱糟糟,鼎定北方格局“官渡之战”即将爆发,曹操和袁绍两大军事集团十数万军队云集官渡,他们将在来年进行最后的对决。而就在乾坤大乱的年象中,一个叫松阳的县份在江南悄无声息地成立了。史书略过了一笔,史家没有闲情雅致为一个偏远小县的发端记下生辰时间。

  历史和松阳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史书中的松阳县居然是在刀俎下出现的。公元203年,天下无大事,但是那年的冬天有点冷。

2021-01-18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43677.html 1 3 公元203年的冬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