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深度

  十一月中旬,早上天刚微微发亮,缙云县东方镇四方村的上千亩九头芥基地里,已随处可见村民劳作的身影。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年逾半百的留守老人。

  九头芥加工成的“梅干菜”,每公斤能卖14元,亩均产值超过7000元。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极大激发了人们的种植热情。熹微晨光中,老人们互相打着招呼,分享种植经验,热忱而爽朗。

  这样繁忙充实的劳作景象,在丽水的绿水青山间比比皆是。

  曾经,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村庄分布高、远、偏;产业发展低、小、散;农民生活穷、苦、累。脱贫致富,既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描摹,也是对各级政府工作的考验和挑战,它涉及经济结构如何调整、农业产业如何转型、百姓生活如何获得切实保障,等等。

  如今,丽水对“如何决胜全面小康”作出的强有力回应已清晰可见——立足特有的山水生态优势,丽水通过做精做深传统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做强做优民宿、电商等新兴产业,带动越来越多昔日贫困的乡镇、村庄发展优势产业,促使越来越多低收入农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

  以创新驱动的产业扶贫,已经成为丽水撬动脱贫攻坚命题的一个关键支点。

  优化产业布局,转变思维找出路

  一条219省道,串联起东方镇的四方村和岱石村,就像小小的缙云烧饼串联起上下游的产业。

  产业链上游,四方村人为烧饼产业提供美味可口的“梅干菜”;而在产业链下游,岱石村人则锻造了一支遍布全国各地的“烧饼大军”。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因为烧饼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岱石村,可见澄净清澈的溪流、窗明几净的安居房、宽阔平整的乡村硬化路,处处皆是美丽乡村的美好图景。“从前的岱石村可不是这样,那时村民过着穷日子,村容村貌‘脏乱差’。”岱石村党支部书记樊海强说,得益于烧饼产业越做越强,如今大伙儿腰包鼓了,生活好了,村庄也越扮越靓了。

  事实上,岱石村人外出做烧饼的历史已有十多年,但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始终形不成规模。直到2014年,缙云全面扶持烧饼产业发展后,来自岱石村的“烧饼创业者”激增,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从事烧饼行业。

  不仅是四方村、岱石村,缙云越来越多的低收入农户、农民依靠烧饼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如今,小小烧饼已经为缙云百姓增收22亿元。

  立足绿水青山,从传统经典产业里找路子,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特色体现差异化优势,使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力更精准、措施更有力、成效更显著,是丽水实施产业扶贫模式的指导思路。

  “因地制宜选产业”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在龙泉屏南镇、松阳玉岩镇、莲都峰源乡等高海拔偏远山区,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在青田的一些偏远乡镇,“稻鱼共生”是最独特的致富经;在松阳、遂昌、景宁等地的山区茶园里,茶叶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黄金叶”……2019年,全市菌、茶、果、蔬、药、畜牧、油茶、笋竹和渔业九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122.3亿元。

  不仅如此,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农家乐民宿等致富“新三宝”的崛起壮大,同样为山区差异化扶贫提供了崭新经验。去年,低收入群众的农产品通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全市零售额344.3亿元;全市来料加工费24.32亿元,带动21.2万人增收;3765家“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经营户(点)实现营业总收入37.6亿元……

  “发展产业,是低收入群体脱贫增收的基础。”丽水市扶贫办副主任沈元东告诉记者,十多年来,多点开花的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的产业结构调整,让丽水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梦想逐渐照亮现实。

  政策资金下沉,真金白银惠农户

  有了多样化的产业扶贫模式还不够。事实上,相对贫困群体由于缺少技术指导、资金扶持,依然无力推开近在眼前的致富之门。

  “有形之手”为此再度发力,通过政策资金下沉,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缙云县新建镇张公桥村的陶美芬属于“低边户”。早些年,因丈夫患病,50岁的她只能一边照顾丈夫,一边打零工谋生,年收入不足万元。2014年,在政府组织下,她报名参加了免费的烧饼师傅技能培训班,并在2年后,带着从银行贷得的5万元“烧饼创业贷”在乌镇开出烧饼店,年收入七八万元。

  像陶美芬一样完成培训、获得证书的缙云烧饼师傅,如今已有1万多人。缺少创业资金的他们还获得了政府的创业补助,仅门店补贴和贴息补助就达768万元。

  “缙云烧饼”现象只是丽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助力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贫困群体的需求出发去构建、完善产业体系,表面看是“有形之手”的加入弥补了“无形之手”的调控盲区,但背后的产业运作逻辑,截然不同。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丽水发挥区域特色,组织实施“一亩山万元钱”“千斤粮万元钱”“新三宝万元钱”等“八个万元”富民增收行动计划。

  垵口乡是遂昌的偏远乡镇之一,产业单一,村民只能靠种植农作物获得微薄收入。2015年,得益于“十箱蜂万元钱”精准扶贫计划,80后的周火根拥有了第一批蜂源,5年后,发展到一百多个蜂箱,年增收超过10万元。

  每个“万元”项目,都配套相应的科技服务和政策扶持,引领农民创业增收。数据显示,仅“十箱蜂万元钱”一个项目,3年来累计惠及低收入农户1900余户,增收3500万元。

  不仅如此,丽水还在金融创新过程中,通过增进信息对称、抵押担保,激活普惠金融的造血功能,使贫困群体获得创业致富的“第一桶金”,从而彻底改变生活轨迹。

  强化产销对接,利益共享稳人心

  如同烧饼产业拥有运筹帷幄的“烧饼办”让勇闯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有了坚实的靠山,对于从事“梅干菜”加工的低收入农户刘志钦来说,四方村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就是他创业后顾无忧的“大后方”。

  丰产不丰收,曾是最令农民烦心的事。近年来,随着丽水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茁壮成长,“合作社+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渐成常态,农产品销售难题也因此迎刃而解。

  “加入了合作社,全程有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稳赚不赔。”刘志钦高兴地告诉记者,2014年,他加入村里的岳标蔬菜合作社种植九头芥、制作“梅干菜”,年均增收超过7000元。

  在丽水,像岳标蔬菜专业合作社这样的组织有三千多家,他们发挥市场优势,引导低收入群众选择适销对路的产品,让昔日独自作战的“单兵”实现抱团发展。

  除了“合作社+农户”,丽水还创新推广“农业企业+农户”“集体经济+农户”等模式,实现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推动对贫困群众的“滴灌式”帮扶。

  为促进稳定脱贫,各方纷纷发力。2014年,来自云和的85后新农人张建芬抓住“生态农业”商机,回到地处偏远的家乡叶垟村,在荒山上建起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并成立了鹤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构建起“龙头企业+农户种植”的产业模式。5年来,她带领身处大山的低收入群众,共同创下了年产值逾900万元的业绩。

  像张建芬这样的“丽水新农人”,正浩浩荡荡进军大山,在重重山谷间布下一个个“农业基地”“农业企业”。不同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讲技术、懂市场的他们正逐渐成长为产业带头人,通过“贫困户跟着主体走,主体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持续带动农业增效、低收入群体增收。

  在此基础上,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丽水山耕”、龙泉农产品“供销e城”、景宁“高山600”等区域平台也显现出了强大的产销对接能力,它们配套提供农产品检测、冷链配送、电子商务等服务,在农产品销售、产业转型等多方面展开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实践。

  事实上,产业扶贫并不简单属于“顶层设计”。蓝图之中,个体、群体、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间的深度参与、紧密配合,共同炼就了脱贫攻坚的“丽水方案”与“丽水智慧”。

2020-11-1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23419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