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瓯江特刊

  2019年9月20日,上垟精神展陈馆开馆日。

  一位拄着拐杖的七旬老者在馆外徘徊,神情略显焦虑,此前,她已数夜未能安眠。

  突然,她从人群中挤了出来,紧紧抱住其中一位来宾:“可算见到了,全村百姓都非常想念你。”

  被抱住的人,正是傅亚芹。

  她认得这位老者:与自己同龄,是一名学生家长。那些年里,作为上垟小学的校长,傅亚芹给村里所有家长理过发,她就是其中一位。

  突如其来的拥抱,意外却温暖。泪光闪烁间,傅亚芹思如潮涌。

  1971年2月,浙西南革命老区,春寒料峭;九龙山麓,漫天飞雪。从老家金华到遂昌上垟,既有百余公里山路的崎岖颠簸,也有“S”形盘山路的“腾云驾雾”,更有靠脚力丈量的陡峭山岭。

  人在云上走,云在脚下飘。

  上垟小学“藏”在大山深处的一间破旧祠堂里,残瓦破壁,杂草丛生,一楼是教室,二楼是阁间。就在前一天,村支书杨芳华带领村民腾空了堆放在此的稻谷、玉米,这才有了傅亚芹的“校舍”。

  这一年,傅亚芹26岁。和她一起来的,是同为教师的丈夫邱嵘,及两个年幼的孩子。

  直到第二天,她才知道,全校52个孩子,只有她和丈夫两名教师。由于闭塞落后,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53%。

  为了如期开学,到村第二天,她就开始挨家挨户家访。一路上,她既能感受到村民对知识的渴望,也能读懂他们眼中的“质疑”。这些年,在上垟任教过的教师不少,时间却都不超过3年,“有的甚至连一瓶豆腐乳没吃完就离开了”。要让上垟留住这位身穿红色灯芯绒棉袄、来自“大地方”金华且语言不通的女教师,村民们没有信心。

  “2个月,我一定能听懂这里的方言。”傅亚芹先给村民打了一针“强心剂”,“孩子一定要上学,有困难我们一起去克服!”

  家访回校,她第一时间着手解决眼前的困难:清理教室,除杂草、擦灰尘,修缮残缺的课桌、修补破旧的窗户……正当她为制作黑板而犯难时,村民送来家中珍藏许久的一块好木材。

  她突然很是庆幸,自己最初的决定,“留下来”。

  不远处,山泉水引流而下,在田边汇积成一条浅坑。一位村民在此打水做饭,对岸,一头牛正悠闲饮水……

  二

  上垟地无三尺平,6个自然村掩藏在高高低低的山麓间,山上,油茶树丛生。

  这里地处山区,偏远且落后。改善办学条件,离不开钱。

  钱从哪来?傅亚芹每月工资29元,丈夫比她多13元。最初,她自掏腰包,垫学费、交书费;学生缺粮食,她把自己节省下来的米拿出来分……很快,她发现,“缺”是这个学校、这个村庄的共性,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仅凭夫妻俩的工资,“不可能填满这个缺口”。

  经过慎重思考,她决定和丈夫一起,带领全校学生利用劳动课和双休日,开展勤工俭学:上山“小秋收”,采茶籽、摘李子;下山运砂料,用肩挑、用手拎;在乱石坡上开辟茶园、红领巾试验田、杉木林场、梨园、橘园、青梅园……每次上山回来,她的外套上全是树杈、杂草和毛刺。

  1972年,傅亚芹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学校实行学生免费入学。从此,全村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100%,在全县率先提前实现了小学五年普及教育。

  在傅亚芹执教期间,上垟彻底告别了文盲村,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文化,拥有知识的力量”。

  为了改善学生的饮食条件,傅亚芹每年都养一头猪,一养便是9年。到了果园丰收时节,她想着法子将果子变现。“那时,只要王村口放电影,我就和学生挑着箩筐去赶场。”她笑着回忆道,“不是为了看电影,而是去卖水果……”

  校园内道路坑坑洼洼,学生时常滑倒摔跤。于是,每天早上5时,傅亚芹就到2.5公里外的安下村山边运石挑沙,村民得知后,发动全村老少一起“搬石头”。大人路过时,顺手捎上几块送到学校;孩子返校时,不忘捡上一块带回操场……2个月后,一条由石头铺砌而成的“挺进路”延伸到校内。

  为了解决“人畜共饮一潭水”的尴尬,她上山砍毛竹,引下高山泉水,在校园内建起“思源池”,从此,孩子们可以安心饮用只属于自己的“水源”。

  到1995年,傅亚芹带领上垟小学师生累计创收3.7万余元,拥有11.2亩“花果山”,开辟512平方米的大操场并安装了篮球架,同时设立了藏书1500余册的图书室……校园内,电视室、广播室、照相机、程控电话,一应俱全,逐步发展成完全符合县办学基本要求的农村完小,被誉为“山区小学的典范”。

  在她持之以恒的努力前行中,上垟绽放出希望的亮色与光芒,不仅是教育,更是精神。

  三

  “热爱学生,就要从‘爱’字出发,严字入手,思想上有了爱,困难就不怕,效果就会好。”这是傅亚芹写在日记中的一句话。24年里,她把写在纸上的爱,填满在上垟的角角落落里。

  学生邱忠于生了一场大病,性命堪忧,家里没钱送他上医院。傅亚芹得知后,连夜带着钱赶到邱家,催促孩子上医院,最终转危为安;

  学生潘根林是家中主要劳力,弟妹的吃穿,“全靠他砍柴换取”,因此上不了学。傅亚芹不忍心,张口作出“我和邱老师替孩子干这活”的承诺。从此,每逢周日,潘家门口总是堆放着一捆新柴火。而孩子,“安安稳稳地坐在了课堂上”;

  每逢雨季,傅亚芹都要护送学生回家。遇上沟壑,低年级的孩子,她逐个背过去;高年级的孩子,“大手牵小手”;

  ……

  在傅亚芹房间,有一大一小两张床。小床上睡的,不是她的两个孩子,而是学校里生病的学生。屋梁上,时常挂着一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水果,“那是为生病学生补充营养的”。开学第一天,班上的孩子都是清一色的长发,“一度分不出男女”。于是,她拿起理发剪,义务理发24年,形成了“双休日给学生理发,每天放学给村民理发”的惯例。在上垟,傅亚芹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炊事员、校医,还是全村人的理发师。

  上世纪80年代,她带领师生开展“创建粟裕将军队部,争当粟裕爷爷好少年”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同时利用勤工俭学所得支援灾区、抢救小熊猫、为残疾人捐款,资助村里修建电站、公路等。上垟力量在大山里,闪闪发光,日日壮大。很快,上垟小学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命名为“红花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学赖宁红旗中队”,20多年里获得各类荣誉238个,其中国家级56个。傅亚芹也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并当选为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初春,傅亚芹在批改作业时突然倒下,昏迷不醒……附近11个自然村的300多名乡亲高擎火把,涌向九龙山——这一夜,九龙山麓,火光熊熊。

  1995年9月,在第七次调动通知书下达时,傅亚芹“被迫”与自己扎根24年的山区教育事业告别。

  2001年,带着此生所获的100多本荣誉证书,她退休了。同年,遂昌全县学校布局调整,上垟小学停办。

  而今,上垟精神展陈馆,在九龙山麓崛起,“如同傅亚芹那颗不变的初心”,熠熠生辉。

2019-11-29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6147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