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从8人小厂到年产值亿元的竹木龙头企业——

李能福:我与时代共成长

  本报记者 徐小骏

  通讯员 吴必旺

  1947年出生的李能福,是龙泉商界的传奇人物。在37年的商海沉浮中,他艰苦创业,把一个仅有8人的乡镇小厂办成了如今拥有500名员工、年产值超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他也获得了全国乡镇企业家、“五一劳动奖章”、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诸多荣誉。目前,他的企业——浙江能福旅游用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美国、德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木制太阳伞出口企业。

  “我是1982年被公社安排到村头村小料厂任厂长的,那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42元。”李能福回忆,当时每个公社几乎都有一两个小料厂,但只进行木头切板等粗加工,还是国家计划分配加工木料量,“企业能有现在的成绩,都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

  随着国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批企业因无法承受市场的冲击而纷纷倒闭、关停。1985年,李能福所在的小料厂也开始实行承包经营。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开启了创业之路。李能福介绍,当时,工厂每年除上交给乡镇的利润外,超出部分50%用于企业发展再生产,50%用于给集体共同承包人发奖金,这大大提高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为适应市场变化,李能福曾到宁波、上海等地四处开拓市场。上世纪80年代末,工厂加工过各种产品,包括木象棋、煤铲木柄、晾衣夹子等,但均未获得成功。直至1992年,工厂开始给台州一家企业做配套生产太阳伞木质骨架,才让公司迎来了转机。

  在为台州企业供应太阳伞伞架的过程中,李能福发现太阳伞是高附加值产品。“我去市场了解了一下,太阳伞成品一把可以卖到180元,而我们给企业供应伞架的价格一个才36元,我内心一下就不平静了。”李能福说。

  次年,李能福就组织企业开始生产太阳伞成伞。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年的太阳伞在国内几乎没有市场,生产出来的太阳伞卖不出去,只有出口这一条路。李能福只能逐一向外贸公司打听,终于了解到在广州有太阳伞成品销往德、法等西欧国家的办事处,只要样品合格就有机会出口成伞。当他联系上办事处,按要求提供了整伞样品,一星期后等来的结果却是样品出了问题——成伞样品打不开。

  经过分析,原来是木质的伞盘干燥度不够,自然干燥收缩导致伞卡住。为了生产出合格的太阳伞,(下转第七版)

2019-10-09 从8人小厂到年产值亿元的竹木龙头企业—— 1 1 丽水日报 content_145772.html 1 3 李能福:我与时代共成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