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声音
大坪社区居民王祖飞:
我原来是紧水滩镇渡蛟源村的村民,作为第一批搬迁而来的社区居民,我非常高兴和自豪,因为一家人终于变成了“城里人”。我非常想改变当时的生活状况,于是在社区干部的介绍下,开始到附近工业园区的玩具厂打工,不久就掌握了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为了厂里的管理层。2019年,我在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稳定的客户群后,开始自主创业办起了加工厂,2021年实现纯利润近70万元。
大坪社区党委书记刘燕:
如何让这些离开故土的人,安心在城里生活?光解决住不行,只想到融入也不行,只有解决他们的就业、就学等问题,才能将这些下山农民留住。对于下山农民来说,离开了熟悉的一亩三分地后怎样谋生尤为重要。我们向这些年轻劳动力提供了玩具厂制作、加工等岗位,向年纪较大的人提供了来料加工等工作。此外,下山农民的土地产权依然保留,他们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再获得一笔收入。
近年来,我们还通过货币补助式、公寓式安置等多种方式,实现山区农民分层次、梯度式转移;统一“居民户口”,使农村居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待遇;加大投入扩建学校,保障农民子女的教育;新增园区就业平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等,托起了山区农民“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安居乐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