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遂昌 唐诗奕
12月5日,丽水市发布了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对核酸检测、扫“场所码”不再持有硬性规定,倡导大家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随着优化措施的不断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似乎变得离我们越来越近,感染成为阳性患者也已不再是让人感到恐惧的身份。可不管在何时何地,面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都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义务。
有人觉得,虽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已不再变得那么可怕,但还是不希望自己成为阳性患者,可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通告发布后,身边感染成为阳性患者的人已越来越多,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感染,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找渠道够买抗原检测、感冒药以及医用的N95口罩,有备无患必然是没问题的,但刻意给自己的身体“加压”完全没有必要。
四川的一名中年女性,在被感染成为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后,为了尽快降温,她饮用了大量的水,从而导致水中毒,被紧急送往监护室抢救。同时,许多医院急诊室里接待的一些病人则是因为想要尽快恢复,一次性吃了太多药而导致的肝功能受损。其实,比病毒更让人感到害怕的,应该是我们在面对未知事物时去进一步的伤害自己的身体。无论是喝水还是吃药,做这件事的本质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但如果没有注意量的摄入则会适得其反的加重身体的负担。变“阳”了并不可怕,只要放轻松,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就一定可以恢复。生病了是很难受,但解决也应该一步一步慢慢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绝不是用“走捷径”的快方式去完成的。
实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的本质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真正地去注重自己的生命健康,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一日三餐正常吃、每周保证固定的运动时长、少熬夜,早休息……这些看似很普通的日常,却是提高自身免疫力的重要组成方式,具体需要在哪个方式上下功夫,只有自己最清楚;公共场合不扎堆、人与人之间保持一米远的距离,外出戴口罩、日常勤洗手……这些常见的举动,实际上也是远离病毒的重要方式。让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一直都是每一个人的需求,但想要这个需求真正得到解决,必须要我们自己作为第一责任人去完善,毕竟最清楚了解自己身体的人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