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夏金地
近日,丽水街头一个老人淋雨过马路,好心司机下车为老人送伞的视频传遍全网,许多网友不禁感慨:“一群人温暖了一座城”。相关新闻、视频也被人民日报等央媒转载,阅读量超十万+。丽水司机的暖心善举,是“助人为乐”传统美德的具体诠释,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君子德风”,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可以互相“传染”,裂变传播的。市区好心司机下车为老人送伞的整个过程中,路口信号灯转换了两三次,竟然没有一辆车按喇叭催促,大家都停在斑马线前耐心等待,直到老人通过才起步。在送伞车主的影响下,其他车主也都主动参与到这场暖心接力中,他们都静默地等候,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善举,助人为人的精神从一辆车、一个人传播到了整个路口,又通过网络传播到了全社会上,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助人乐的幸福和温暖,愿意带着温情和敬意,去理解和体察身边的世界。
助人为乐不仅能帮助他人,更能帮助到自己。那些关爱帮助他人的人,事后总会得到别人的关爱,而且他们的心里和精神都会变得更加健康。有相关医学研究表明,之所以帮助别人的人最后得到了心灵上最大的满足,其原因是,乐于助人的人大都较少关注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沮丧,或者他们更善于从符合精神健康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烦恼。他们把信息集中在助人、做善事上,而忘却了自身的不快,精神便处于健康状态。丽水的“诚信奶奶”陈金英,在大家的帮助之下,靠卖羽绒服还清了多年的债务。今年,还清债务的她又开始卖羽绒服了,不过这次是为了可以捐点钱和衣服做公益,她在欠债之前就曾捐助过几十万的财物,现在腾出手来的陈奶奶又可以开心地帮助其他人了。人民日报的转载,让许多网友知道了她的故事,“衣品如人品,穿着一定特别暖和。”许多人纷纷点赞求购,询问怎么买陈奶奶的羽绒服,想加入到这场暖心接力中。
有效的保护,及时的鼓励,也是让助人为乐成为风尚的重要举措。去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中设立的一些列“好人条款”,就是国家从制度设计层面对此的积极探索,相关法条既鼓励大家助人为乐、互帮互助,弘扬社会风气,更为做好事者“撑腰”,让大家可以放心给老奶奶打伞,扶他们过马路了。许多部门、企业提供的荣誉、奖励,也有助于大家投身助人为乐的善行,比如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等公益基金联合媒体,奖励助人为乐的行为,挖掘与宣传他们的故事,为每个人的道德文明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指引,促进利他主义,改善社会风气,让温暖的接力棒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其实,助人为乐的精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擦亮它,助助人为乐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