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程敬哲
12月的青田尽管寒潮来袭,却无法阻挡民警为民服务的脚步。连日来,青田县公安局鹤城派出所的民警奔波在走访群众的路上,穿梭于大街小巷,穿过熙熙攘攘人群,处警情访民意,宣反诈忙防范。
青田县公安局鹤城派出所下辖2个街道、11个社区、21个行政村,常住人口7万余人,流动人口9000余人,华侨及侨眷51000余人。近年来,鹤城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新时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以数字赋能为指引,夯实治理根基、创新治理模式,牵头组建“太鹤红袖标”平安类社会组织,做实线下基层基础工作,创新构建50个“线上警务站”,不断提升派出所“主防力”,为侨乡青田探索高质量共同富裕新路径保驾护航。
全民参与 “主动防”无死角
“张阿姨,最近骗子可盯上你们了,接到陌生电话要特别小心,感觉不确定的事情可以直接联系我们。”12月2日,鹤城派出所教导员洪卫锋带队深入辖区征迁区块问鹤社区走访。
“征拆以后,群众手头的钱更多了,骗子极有可能盯上他们。”洪卫锋说,今年以来,鹤城派出所提前研判预警,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加大对拆迁区域群众的反诈宣防力度。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今年以来,鹤城派出所将“派出所主防”的理念渗透到常态工作中,依托“警格+网格”融合机制,强化巡逻防控,构建“点、线、面”巡防机制,建立派出所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太鹤红袖标”平安类社会组织等多位一体的联动联勤机制,通过高频次、地毯式、面对面的宣防力度,织紧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确保“主动防”无死角。今年以来,鹤城派出所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1.73%,案损同比39.7%。
聚焦民生 “主动防”零距离
“事情不大,你们还这么尽心尽力,真的要好好谢谢你们!”9月16日,叶大叔焦急地走进鹤城派出所接警大厅,寻求帮助。原来,他当天在外出途中,不慎将钱包遗失。值班副所长李广热情地接待了叶大叔,并第一时间向叶大叔详细询问了具体经过。
“大叔,您别急,我们帮您找找。”看到叶大叔越说越激动,民警为他端来茶水,请他坐下慢慢说。
短短10分钟时间,民警依托视侦追踪,很快为叶大叔找回了丢失的钱包。“3000多元现金和证件都在,警察办事效率真高!”拿到了失而复得的钱包,叶大叔脸上乐开了花。
近年来,鹤城派出所依托数字化手段,推进智能化、专业化、合成化综合指挥室“公安小脑”建设,完善信息采集、情报研判、视频监控、指挥调度、执法监督等功能,重构“接处调”一体化机制,持续提升警务效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现代化。”鹤城派出所所长卢成昌说。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鹤城派出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服务意识,探索推行“001”工作模式,建立起覆盖辖区金融行业、特种行业、居民区、商铺等全方位的“线上警务站”50个,上线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
“民警定期给我们推送安防视频,还能线上为我们答疑解惑。老百姓有事了,随时在线联系,非常方便!”社区工作人员小王说,如今在鹤城派出所辖区,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成效日益凸显。
源头治理 “主动防”更深入
“多亏了你们的帮忙,现在电梯快安装好了,我们心头的石头也落地了。”今年6月,鹤城派出所接到孙女士报警,称其所住的小区需要加装电梯,但邻居张师傅却一直不同意,为此双方发生了激烈冲突。
“通过日常工作,我们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跟进,做到上门调、主动调、抢先调。”鹤城派出所副所长黄治龙表示,民警通过多次上门走访,厘清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还主动邀请业主代表、社区干部、物业公司及施工单位召开“多方会谈”。最终,孙女士与张师傅达成了和解,电梯也得以顺利安装。
近年来,鹤城派出所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创新构建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不断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我们推动工作重心向管控治安要素、防范辖区发案、消除矛盾风险隐患等方面倾斜,让社区民警专职化、驻村辅警专业化,不断做实基层基础工作。”鹤城派出所所长卢成昌说,鹤城派出所全面深化警源治理警网协同工作机制,健全“有警接警、无警访民”工作模式,依托“矛调精灵”应用优势,常态化滚动开展大排查、大宣讲、大化解活动,实现了矛盾纠纷的线上流转、线下互动,推动“主动防”更加深入基层、扎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