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念白勺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早在几年前,青田县祯旺乡上垟村还是一个缺乏产业的偏远山村,2019年,祯旺乡因地制宜引进红糖产业,以甘蔗生态园+红糖工坊模式,打造乡村“甜蜜”产业。如今,甘蔗亩产可达万斤,能生产红糖2万余公斤,年产值可达80万元,每年带给村集体入股分红8万元,带动30多位村民务工收入20多万元。(据本报)

  一个小山村,靠着“一根甘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跑在了前头,上垟村的实践提供了许多启示。

  启示之一,乡村共同富裕究竟应该干点什么?要干适合的事。这里的适合指适合地方实际,同时适合市场需求。干适合的事,意味着能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更好吸引市场注意力,从而获得市场肯定,为共同富裕打开大门。如今,有许多村子也渴盼着共同富裕,但不知从何入手。

  据报道,上垟村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阳光充足、生态环境优越,产出的红糖品质更细腻、醇厚,这样的地方适合种甘蔗。事实上,种甘蔗确实是选对路了。“现在每天都有红糖订单,红糖小吃也很受欢迎。”日渐走俏的市场,让知味红共富工坊负责人叶正荣乐开了花,“我们的红糖产业已经打开海外市场,去年2吨价值10万元的红糖还出口到意大利呢。”

  启示之二,乡村共同富裕要依靠产业化。过去,一些村子想靠种土特产奔富路,但产业化程度非常低,光种,但深加工、销售等等环节都缺乏,一旦遇到市场压力,就无法应付,结果导致丰产不丰收。产业化可以很好应对市场风险,更好拓展市场,同时可以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这对共同富裕非常有利。

  上垟村的甘蔗并不仅仅是种这么简单,他们还用古法提炼红糖,并延伸到各类红糖产品。祯旺乡党委政府定期举办红糖节,吸引各地的游客来祯旺“品红糖、说共富”。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大量废弃甘蔗渣的处理难题,祯旺乡还引进优质食用菌品种,甘蔗渣摇身一变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一根甘蔗带出一个产业,共同富裕的基础自然也被越夯越实。

  启示之三,共同富裕需要众人拾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共同努力,产业才能越做越大,经济效益才能越来越好,最终,才会更好推进共同富裕。

  叶正荣是共富带头人。2019年,他到祯旺种植甘蔗,发展红糖产业,现在他每年种植80来亩甘蔗。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旺”的过程,乡党委政府、村干部还有村民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去年祯旺乡“田蜜真旺”供销社创新推出“妈妈的味道”年货大礼包活动,乡、村干部、乡贤纷纷化身“卖货郎”,短短半个月内,实现卖货收入110万元。上垟村的富起来,靠带头人,靠政府,但更靠大家努力。因为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形成不可抗拒的力量,把共同富裕的大船推向前进。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2-0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4022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