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亮(市直)
一日,18万字,日记。
当把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是:让人瞠目,难以置信。
几年前,就听於慧彪谈及,他将去成都拜访昔日首长的一日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成了十几万字的日记。这在我看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以我对於慧彪的了解,好像又在情理之中。如今,於慧彪几经增改,加上序言、附录、后记的2万来字,将这20万字的日记体作品电子版《成都一日》发我先睹为快,我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
我迄今出版过7部作品,其中6部纪实作品里,收入采写於慧彪的不同传奇故事就有4篇:《当梦想照亮现实》一书,收入写他的《於慧彪:一个凡人的“家庭史诗”》;《所有梦想都开花》一书,收入《於慧彪:一个退伍兵与司令员的“战友情”》;《山中日日有花红》一书,收入《於慧彪:一个丽水人的37年除夕日记》;《初心和本色》一书,收入《於慧彪:用热爱,留下社会巨变印迹》。事实上,除了这些,於慧彪值得一写的传奇还有不少。比如,他的婺剧情缘:赶戏2000多场,深入拍摄婺剧台前幕后照片30余万幅,记录100多万字的婺剧资料,整理婺剧故事400多个,搜集婺剧唱本500多本。
“今天睡时,我想了想,我一定要坚持写日记,从此一天不隔……一天至少写70字,一年三百多天,共几十年,我一定会写几百万字的日记的。何况我至今才写了五六年日记,已达十几万字了。我决定要使自己成为世界上写日记篇数最多、字数最多、最能记叙情况的人。我相信,我一定能做到。”翻开於慧彪写于1985年的一篇日记,题目是《随想》。其时,他14岁,正读初中三年级。从1981年写下第一篇日记算起,至今他已写日记41年多时间,没有一天中断,写下了1000多万字日记。
於慧彪与首长方殿荣相识于1991年初,当年,首长是於慧彪所在部队的师长。在首长的关怀激励下,於慧彪逐渐成长为全师唯一标兵战士。后来,於慧彪退伍,成为莲都区审计局一名普通职工,首长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成都军区空军司令员。他们身份悬殊,却结下了朴素深厚的“战友情”,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亲密联系。首长还两次特意邀请於慧彪及家人到成都做客。2012年“八一”前夕,於慧彪整理出一部22万字的纪实书稿《首长》,作为拜访首长的礼物。如今,又十年过去了,於慧彪再次出版一书《成都一日》,书中字里行间,满是一个战士对首长的深重情意。
“要说这部书的意义,它所表达的只是一种情怀。如果你愿意为一个人不惜花费时间,说明你对他有最深的情感。”於慧彪说,“这也就是十年过去,我还要做这件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