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杂谈·念白勺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近日,在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几位老奶奶围坐在一起喝茶,还不时炫耀自己的凳子。她们坐的凳子不仅经过“艺术加工”,还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痕迹。原来,村里来了一位凳子“修复师”单晓明,他把村民使用了十几年的凳子修补完整,并通过艺术表达,把主人的感情和生活的痕迹融入到修复的凳子上。(据本报)

  乡村的共同富裕需要艺术的力量。首先,乡村的共同富裕本身就包括文化的富裕,而艺术属于文化范畴。其次,艺术本身具有多种功效,比如提升人的素养,比如具有吸引游客的作用,刺激乡村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发展,而人的素养提升、经济发展都是共同富裕题中应有之义。因为艺术在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所以,应下功夫,想办法,让艺术在乡村开花,让艺术在乡村蓬勃发展。

  让艺术在乡村开花,不光要重视城市艺术进乡村,更要把乡村本土艺术做大做强,不能丢了乡村本土艺术,因为乡村本土艺术对乡村人来说,就相当于“妈妈的味道”,更有感情,更有亲切感,把本土艺术发展好,对乡村人的精神生活有益,对城里人来说,可能因为陌生而富有吸引力,更容易吸引他们关注乡村,对乡村发展提供推动力。

  近年来,松庄村一直在探索艺术乡建的可能性,让艺术、外来青年艺术家、本地村民产生火花与链接。依托于当地的“桃野”民宿,松庄村从2020年引入“无恙”艺术展,开展了“村口的涂鸦”“全球艺术家驻地”等项目,让村民参与艺术创作。直到现在,在松庄村61号桃空间老屋,还陈列着爷爷奶奶们25件水彩、油画和书法作品。村里的“艺术”也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到松庄、来到松庄、“驻”在松庄。在不久的将来,松庄村还将逐步建成艺术家工作室、陶艺体验馆、乡村工作站、书吧、餐吧、共享空间等配套设施。艺术与乡村的融合,也给守村老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添了色彩。除了这些,其实我们也应看到,乡村还有许多自己的艺术门类,比如雕刻艺术、戏曲艺术、书法艺术等,把它们呵护好,带来的好处也一定不会少。

  当然,让艺术在乡村开花,关键还在人,要充分发挥各类艺术工作者的作用,不管是城市艺术家,还是乡土艺人。把艺术工作者的作用发挥出来,才能带动更多人特别是乡村人关注艺术,形成氛围,最终,星火燎原,让艺术在乡村遍地开花。单晓明把花朵的元素修复到凳子上,希望它能像墙角的一朵花给叶奶奶带来快乐。带来快乐是一定的,更关键的是,正是单晓明等艺术工作者的努力,使松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厚,让艺术在松庄村开花结果。

  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越多越好!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1-23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8526.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