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杂谈·念白勺

  □ 市直 一言

  近日,丽水有两宗喜讯。

  这便是:被誉为丽水三宝之一的“龙泉青瓷文化”和长江流域的“缙云黄帝文化”,双双上榜浙江省首批文化标识建设创新培育项目。喜讯使人深感自豪、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引发对文兴丽水的思考。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为包括丽水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水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硕果累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推进,文明之风遍吹处州,道德模范群星闪耀,“丽水好人”层出不穷;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扎实推进,全市的整体影响力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丽水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仍滞后于“丽水之干”伟大实践,很多问题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面对多元的文化潮流,如何从根本上深化对文化的认识;如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丽水文化美学风范;如何培养出更多优秀文化人才……我们要深刻把握新的“赶考”之路对丽水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拓展丽水文化建设新领域新途径。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文化丽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新人、塑风尚,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施“德润处州”行动,引导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促进丽水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心选取最具丽水代表性和辨识度的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精神特质和人文神韵的标志性成果;要坚持文艺为民,努力创作精品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增进跨界融合,聚焦数字影像、剑瓷、石雕、木玩、文体用品五大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企业、人才及团队,努力在打造百亿级文化产业集群上取得重大突破,确保文化产业始终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要加强文化工作机构和力量配备,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要素保障力度;要加强对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关心关爱,加大优秀人才培养和各类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文化丽水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1-1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764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