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以往,乡亲们总是把读书视为远离种田的途径,把年轻人考上大学叫作“跳出农门”。如今,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甘当“逆行者”,回到家乡创业,这不仅是就业观念和社会的进步,更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乡村振兴需要新时代青年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挥洒汗水,尽己之力,让乡村振兴、变得富强。在缙云壶镇金宝地农场,朱炳杰是“农二代”,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回到家乡种田,从50亩到270亩再到1000亩。7年来,他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农作物种植技术,还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到储备的全面机械化生产,为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开办的合作社不仅是丽水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更是多次获得全国农机大户示范点的荣誉称号。
作为年轻“逆行者”的朱炳杰,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新理念、新思路、新品种、新技术、新业态,改变了农村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他用勤劳和智慧,用青春和汗水在土地里种下致富的理想。无拼搏,不青春。正如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的那样: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正是靠着拼搏奋斗,朱炳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实现了田园梦。朱炳杰用自己的奋斗人生告诉人们:努力的过程很孤独、很煎熬,但努力绝不会辜负你。只有通过努力,我们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的自由和可能,才能引导未来向你所希望的方向行进,并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
未来乡村建设以有人来、有活干、有钱赚为定位,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农村特色人才是一项重要的“人力资本”,既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也需要会种田的“土专家”、爱农村的“新农人”。在推动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之际,要制定有效激励机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并支持具有一技之长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广大的农村施展才华。此外,应发挥各类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吸引各行各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群人的事业,不能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它需要一群人的努力。回乡创业虽然充满挑战和艰辛,但有政策的扶持,有各级的重视,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会像朱炳杰那样成为“逆行者”,回到家乡,投入乡村振兴,在土地里实现青春价值。对此,我们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