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陈晓华
本报讯 近日,省发改委公布全省数字社会系统场景应用路演综合得分,市发改委选送、由市卫生健康委建设的“救在丽水”场景应用入选《数字社会最佳案例集》(第九批)。这是我市继花园码“一码通丽水”、银龄卫士、浙丽保场景应用之后,2022年第4个应用入选省数字社会最佳案例。
“救在丽水”场景应用构建了“1+2+5+X”山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围绕“急救体系、急救速度、救治能力、百姓满意度”4个维度,打造“身边救、同步救、精准救、全域救、全程救”急救全时联动5大应用模块,打通了部门间17个系统,确定了16个量化指标,确定19个信息模块和1121个数据项目。
其中,“身边救”场景打造急救资源一张图,将全市254个取得应急救护证志愿者纳入社会急救体系。“同步救”场景实现四级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实现“院前救护车+流动医院”协同急救,以及重大事故救治现场实时预警、实时指挥、实时救治。“精准救”场景全市统建“120”智能调度云平台,实现“秒接秒派”精准调度,并建设车内—院内远程会诊系统,在途中即可申请各级专家远程会诊。“全域救”场景推动“一带三区”急救同城化,打造山区陆空立体急救网络和空地协同机制。“全程救”场景打通部门数据壁垒,为患者提供医疗救助、工伤认定、保险理赔等多跨部门协同公共服务。
此外,“救在丽水”驾驶舱集成了全市221个医疗机构、127辆救护车、46辆流动医院等资源集体“上云入网”,实现医疗急救精密智控、一屏全览。管理端建立急救资源、车辆状态、效能分析等模块,归集和分析呼救、调度、出车等指标数据,构建全市急救中心分布图、救护车分布图、疾病类型统计等。
“救在丽水”场景应用上线以来,全市累计服务群众11.37万人次,群众满意度由89.27%提高到96.99%,共精准设置基层急救站点26个,新增院前救护车33辆。山区急救服务半径从32公里缩短至19公里。全市524台AED设备累计成功抢救5名心脏骤停患者。
“救在丽水”场景应用现已列入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先后获得省党史学习教育“三为”专题实践活动最佳实践案例、省卫生健康委2021年度“十大有影响力事件”提名奖、第三届长三角卫生健康治理卓越案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