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事·社区

  □ 记者 杨潇

  金秋时节,缙云县壶镇金宝地农场迎来了收割季。在金黄色的稻田里,稻穗饱满,朱炳杰正在加紧收割,确保稻谷颗粒归仓。

  2015年,朱炳杰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种田。7年来,他通过学习,不但掌握了农作物种植技术,还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为农业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金宝地农场的水稻收割结束后,一粒粒饱满的麦种将伴随着农业机械轰隆隆的声响,开启今秋新一轮农耕生产。

  年轻大学生返乡种田

  一鼓作气拓种1000亩

  朱炳杰今年29岁,是个地道的农家男孩。他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去田里玩耍,帮着父亲耕地、插秧,干各种农活。父亲是他的骄傲,他开办的合作社不仅是丽水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代表,更是多次获得全国农机大户示范点的荣誉称号。父亲也时常和他开玩笑:“以后我老了,干不动活了,这些就交给你了。”

  朱炳杰在大学学习土木工程专业。临近毕业时,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但朱炳杰放弃了,因为在他心里一直有个田园梦。后来,他回到老家,与父亲促膝长谈之后,决定从自己熟悉的农田起步,开始踏上创业之路。2014年冬,朱炳杰从银行贷款30万元在当地承包了50亩荒地,租期15年,种植水稻、元胡。

  “刚回家乡种田那会,也因缺乏种植经验‘跌过跟头’,但是我认准了农业这条路,绝对不会轻言放弃。”朱炳杰说,为解决水稻收成不好的问题,一家人每天在田里从早干到晚,把田里的石头一块一块捡出来。遇到干旱时节,他又购买了水泵,在烈日下一遍遍地抽水引入庄稼。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学习种植经验。黝黑的脸颊,布满老茧的双手,朱炳杰早早褪去了青涩的模样。

  “土地是最真实的,春播秋收,每一季作物都会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这让我很快乐。”朱炳杰说,看着曾经的荒地逐渐变成一块块良田,他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

  2017年,朱炳杰扩大种植规模,又贷款30万元租下了270亩土地,创建“缙云县壶镇镇金宝地家庭农场”。如今,在朱炳杰的勤劳耕作下,金宝地农场慢慢做大做强,到2020年农场种植面积达到了300多亩,2021年又连片流转了1000亩的稻田。

  机械种植拓宽渠道

  “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在朱炳杰看来,新农人既要新在思想上,也要新在技术上。

  “有一年农场丰收,但人手与机器设备不足,把我愁坏了,幸好村民及时伸出援手。”朱炳杰回忆,那年的人工费就花了5万元钱。想到将来扩大农作物种植,朱炳杰决定购买拖拉机和收割机,升级装备,以便提高效率。

  第二年的秋天,有了拖拉机和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全副武装”的朱炳杰仅靠自己和家人,仅花了不到10天的时间就完成了300多亩稻田的收割。

  尝到机械化甜头后,朱炳杰在2020年又投入50万元,建设了500多平方的规范化加工车间,配套建设一条2000斤/小时的碾米流水线,一个贮存量200吨的大型粮仓,还引进了无人机飞行器,可以用来直播、撒种子、撒肥料。“有了无人机,我一个人一天就能照料300多亩农田。”朱炳杰说。

  从牛耕到机耕,从“栽禾”到抛秧再到机插,从手摇式喷药到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朱炳杰实现了从种植、加工到储备的全面机械化生产,他的农场较往年节省了80%的劳动力,提高了100%的生产效率。

  在农作物的选择上,朱炳杰也做出了改变。“普通大米的市场竞争力不大,尝试种植一些新品种也许能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于是,他上网搜寻了许多资料信息,并专门去农业局咨询了农技专家,去农场实地考察,最终决定种植紫米。

  紫米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口感好、品种独特、营养价值高,符合当下人们“养生保健”的风尚,朱炳杰自此开始了种植紫米的探索之路。

  为了打造紫色健康食材,朱炳杰的农场一直坚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使用有机肥料。“采用这种种植方式,紫米的产量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绿色健康,大家吃着放心。”为了扩大紫米的销售渠道,朱炳杰还注册了“紫米稻香”商标,开发养生紫米、紫米酒等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尝试线上线下多元化展销,打响了特色稻米品牌。

  “创业的道路虽然辛苦,但有政策的支持,我对未来更有信心!”朱炳杰说,“现在,丽水正在大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给了我们更广阔的舞台。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种粮队伍,展现丽水新农人的风采。”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10-1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3340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