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林华斌
近几年,每到中国医师节,我市城区以及下面县市中心城区的户外电子显示屏陆续亮屏,为全市医师送上节日问候与祝福。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继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之后,第四个国家法定的行业性节日。身为医者,他们肩负重任。当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突发,他们第一个奔赴灾区抢救;当每逢佳节阖家团圆之际,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当新冠、非典等病毒肆虐之时,他们披上战袍奋不顾身地“逆行而上”,与病魔近身搏斗,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是“护佑人民健康”的守护神。他们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医师不是超人,却一生用仁心点亮生命。
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加入推行《医师宣言》国际行动。2006年,中国医师协会发起“铸就心的长城——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倡议”活动。在原卫生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医师协会组织专家历时2年8个月的时间,结合中国的文化和国情,结合中国“大医精诚”传统理念,挖掘提炼中国医师的职业精神,起草编写了《中国医师宣言》,并于2011年6月正式发布。“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这是《中国医师宣言》的核心精神,也是每个医师入职宣誓的誓词。
医师在看病救人的工作过程中,时刻存在着风险。目前的医疗技术与水平,不能满足所有病痛的需求,人的精神与肉体还有许多未被探知的领域,所以医师看病也不能完全实现药到病除的功效。况且一些外科手术,本身就存在一系列风险。有些人喜欢“秋后算账”,当初看病时如获救命稻草,病愈后发现有什么“不如当初”的异样,就开始追究医师的责任,把这笔账算到医师的头上,指责医师医德卑劣、医术不精、枉为医者,甚至肆意实施网暴,把一些原本救死扶伤的医师推上了“道德审判”的风口浪尖。
我们是普通市民,对高深的医学知识知晓有限,但可以坚信,没有一位医师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病人早日康复。治愈一位病人,挽救一条生命,幸福着一个家庭。医者仁心,他们身为医者,就是为百姓解除病痛,守护好人民身体。这是他们的初心与使命。
因此,在每年医师节里,我们不仅要给予他们祝福,更要给予他们理解与宽容,让他们坦坦荡荡、兢兢业业履行医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