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钟珮铭
本报讯 8月24日,中宣部召开的推动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国推荐了发源于丽水月山的乡村“村晚”。
1981年,月山村诞生了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全国第一台“乡村春晚”,40余年来从未间断。一幕幕乡土味十足的节目,记录新时代村民们的小康生活新图景,唱响共富路上的精神文明“好声音”。如今,月山春晚已经成为了丽水的一张文化金名片。
40余年间,“月山春晚”从村民家中办到了公路边、小学操场上,又到了村里的文化礼堂,直至走出山村,走向全国。2014年,我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百村闹春乡村春晚”活动,全面推广“月山春晚”做法。一台土色土香的“村晚”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逐步成为驱动乡村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打开模式”。
2016年9月,在文化部、中国文化馆协会的推动下,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成立,丽水和河南郑州、福建武平、浙江温州、安徽池州5个地市成为联盟的发起单位。
2018年“月山春晚”作为全省仅有的两个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重大文化事件,入选中宣部、中央电视台《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2019年以“月山春晚”为核心和引领的《丽水“乡村春晚”》列入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2020年底“月山春晚”节目受邀进京参加2021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仪式。
今年,全国乡村春晚“百县万村”活动在丽水启动,推出“村晚山宴”高山美食、“村晚山路”乡村康养、“村晚山货”生态农产、“村晚山歌”艺术研学四种“村晚山字号”乡村生活方式,开启“乡村村晚”步入“产业化、数字化、全民化、国际化”新时代。
据介绍,为进一步扩大丽水“乡村春晚”品牌IP影响,我市不断增强文旅全域、全年四季的延伸辐射力,推动“春晚”单向效益向“村晚”多元效能转变升级,致力于孵化“村晚山字号”生活方式,通过精提升微改造,研发村晚山斋、村晚山路、村晚山货、村晚山歌等一批“村晚山字号”VIP生活方式,组建成丽水村晚产品IP体系。
未来,我市将持续致力于打造“村晚”文化载体,吸引更多观众、游客关注乡村,唱响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