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潘旺峰
8月6日晚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福建宁德屏南万安桥突发大火,桥体烧毁坍塌,无人员伤亡。火灾造成五墩六孔廊桥中的五孔木构建筑损毁,东侧一孔部分桥廊和桥头的长新大圣庙幸存。
万安桥原名龙江公济桥,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明永乐年间立“龙江碑铭”,曾多次因山洪、火灾毁建。清乾隆、道光年间两次重建。本次失火前,四跨木拱为1932年重建,两跨为1954年重建。2006年5月,万安桥作为闽东北廊桥组成部分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品种”……其历史、文物价值极其珍贵。
这场火灾,不仅给万安桥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也在无数国人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网友纷纷发出感叹,“从此,世间再无万安桥!”
看着视频里的熊熊烈火,我的思绪被拉伸,从巴西博物馆到巴黎圣母院,从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再到云南翁丁老寨,这些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古建文物失火事件不在少数。火灾原因也不断被调查分析,无外乎是电线老化、用火不慎,再加上管理不到位、年久失修、消防设施不足等等。
问题是找到了,原因也清楚了,警钟一再被敲响,但事件依然还有发生。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历史的实物见证,亦即物化的历史,文物的生命仅有一次,失去就不会再来。
万安桥已去,就算重修,也已不再是原来的万安桥,再多的感慨和悲悯已显多余。
深刻的教训,惨重的代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滚石”,也可以毁玉。
希望有关部门,也希望人民群众,能够切实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履行文物保护的职责。虽说文物也有寿命,无论保护多好,措施多到位,总有消亡的时候,但在我们朴素的愿望里,我们依然会希望美好的事物都能无灾无难、平平安安地走完这一生。
所幸前几日看到《丽水日报》上刊发的一则“庆元为廊桥配备专职‘管家’”的新闻,庆元是中国的廊桥之乡,真心要为庆元政府和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点赞,让我在叹息的同时又看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