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城事重点

一天能卖2000多元

庆元夫妇 在家门口“点草成金”

  □ 记者 俞文斌 实习生 阮晓倩

  通讯员 吴梦飞

  眼下,正值草菇生长的高峰时节。在庆元县淤上乡石坝村,草菇种植大户杨盛兰正忙着采摘草菇,并以每斤20—30元的市场价售出,这也成为她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在杨盛兰种植草菇的农舍门前,垒了好几堆作为原料的草垛。掀开农舍门口的棚膜,阵阵热气扑面而来,在菌床架上摆满了一团团浸过水的秸秆。杨盛兰说,草菇一般采用室内栽培的方式进行栽培,因为草菇的生长环境需要较高的温度,而且秸秆要经过水蒸气消毒,所以环境比较闷。

  进入农舍,杨盛兰便忙活起来,开始采收长成的草菇,不一会儿便满身大汗。她告诉记者,稻杆上面一个个白色小点就是草菇,一般撒上菌种10天后便会出菇,15天可以采收,成熟周期非常短。

  “草菇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鲜’,因此,草菇一般是当天采摘当天就销售一空,有时候甚至供不应求。”杨盛兰告诉记者,她今年共栽培了18个棚的草菇,目前的批发价是23元/斤左右,遇上生产旺季,一天能卖出100多斤草菇,收入有2000多元。

  做草菇的重要原料便是秸秆。每年割稻谷时,杨盛兰都会把秸秆堆起来发酵,等到5月份的时候拿来做草菇,“稻谷打了,秸秆不拿来利用也是浪费,我们拿来种草菇还可以增加一份收入。”

  草菇采摘结束后,杨盛兰将要做香菇和木耳,“去年做草菇、香菇、木耳,大概有20万元左右。”

  据了解,“林菇共育”是千百年来庆元菇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模式,创造和发展了以“林菇共育”技术为核心的森林保育、菌菇栽培、农业生产有机融合的山地农林复合生产系统。昔日被农民烧掉的废稻草,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草”。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8-04 一天能卖2000多元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23654.html 1 3 庆元夫妇 在家门口“点草成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