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林华斌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 本,2019 年为4.65 本,略低于2018年。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纸质报纸的人均阅读量为15.36期(份),纸质期刊的人均阅读量为1.94期(份),都低于2019年人均水平。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在阅读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人均阅读量与先进国家、先进民族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全国图书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呈上升态势,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值得欣慰的是,倾向“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比例有所上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如今,我们正马不停蹄地奔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征途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积淀下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
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我们的阅读水平事关祖国的未来,事关民族的兴衰。为生活读书,为工作读书,为自己读书,为国家前途读书。读书是一项无可推卸的责任,读书是一场“四两拨千斤”的“战斗”,哪怕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再快,哪怕每天面临的事务再多再杂,我们都可以“偷”点时间与书面对面。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一个人不是没有读书时间,而是缺乏“挤时间”的勇气与毅力。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零碎时间,总是无声无息地被所谓的“娱乐新闻”“人间美味”“网络购物”“直播吸粉”给无情占据了。面对重重诱惑的包围,智者能够进行正确的“舍”与“得”,放弃眼前的小利,心沉得下去,静得下来,稳得住,读得进去。在与书籍的交流中,久久为功,让自己日复一日地强大起来。时刻准备着,迎接转变人生的新机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多读、多记、多思、多辨、多积累、多运用,将知识转化成无穷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