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缙云 木子锅
日前,随同某乡镇领导班子和一班文旅界朋友走访了丽水的好几个曾经的网红旅游村。我们既惊喜于乡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同时又对其中的发展瓶颈、存在问题若有所思。
乡村应有乡村的样子,并不需要什么高大上。比如:引进不是本地的花卉种植,最好是要多年生长的且容易种植的,如灯笼花、四季果、月季花等。不一定就要种植难伺候的豪华型玫瑰、牡丹、北方菊等。适宜的就是最好的,可持续的,才是最实惠的。
我们搞全域旅游,搞乡村振兴,不能一哄而上。实施项目前,要做宏观的长远规划,切忌头脑发热、单搞形象工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盘活村集体资金,争取每年村集体都有稳定收入,争取广大村民会在乡村振兴项目中持久得益。
我们同时提倡乡村要遵循“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适度超前”的工作方针,做到“三分部署,七分落实”。乡村的工作也要“经营”起来,对集体经济的增收要想尽办法。我们看到,很多乡村都在搞文旅项目,有的甚至通过村民集资的形式在搞旅游项目。“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现在有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只能是兴旺一时,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一定浪费,这样的教训是值得吸取的。我们宁可在上项目前,找行业专家,找文旅部门多一些论证,以便我们乡村在致富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作为基层乡村的双委负责人,一定要廉洁自律。比如文旅项目的工程发包,一定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尽可能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切忌把所有的工程都留给本村人干,这样村干部犯错的机率就相对要大。作为乡村致富的带头人,要有一本政治账,更要有一本经济账,千万不要为蝇头小利所动摇,守住底线最重要。
乡村振兴,还要搞好邻里和谐工作。一定要把村民之间、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村干部只要办事公正,就会底气十足,因为“办法总比困难多”,相信自己,尤其重要。
乡村振兴,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的是“少说话,多干事”,我们农村就需要农村的特色。上任何一个项目,最好是设计与施工是分离的,设计和施工职责分明,成立专班,不时发现问题,然后及时解决问题,力争突破,共同推进项目实施。我们可以借鉴区域内外的乡村振兴成功经验,着眼长远,办出乡村自己的真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