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夏金地
前段时间曝光的插旗酸菜,让消费维权相关议题再度引发热议,酸菜厂里工人光脚踩、扔烟蒂、乱吐痰等场景在众多消费者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尽管中消协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80.59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并连续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这表明随着多方重视和共同努力,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土坑酸菜”、女主播男运营聊天陷阱、口碑营销公司操纵搜索内容等消费乱象依然频发,说明消费领域仍存在不少矛盾有待解决。
这些消费乱象,是我们面临的长期性问题。每次相关问题被曝光后,虽说是相关企业随即就会道歉整改,监管部门也能顺藤摸瓜,及时展开治理,但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应该只是一阵风,必须拿出更精准、更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让监督随时在线。
长期问题就应该有长效性举措,而不是等到了特定的一天才去进行曝光。有关单位既然早就掌握了相关情况,为什么不能提前告知市场监管部门,对涉事不良商家予以惩戒,提醒消费者减少损失呢?或许,不必非要集中到一起才去曝光,让假冒伪劣商品、卫生不达标食品、违法服务一直持续,让消费者权益受损时间延长,多吃下几包酸菜牛肉面。所以,建立一种长效性的即时反应制度,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努力致力于健全监督执法机制,由被动执法变成主动执法,将消费乱象扼杀在摇篮之中,不是等到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行为伤害到了消费者才进行整治。
曝光是打假的起点,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第一步。针对消费乱象,捍卫正当权益,让侵权者感到痛,不单单要提高曝光力度,更要及时处置。
今年年初国务院新印发了《“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对推进我国市场监管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再次强调了要坚守安全底线,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新的规划举措如能长期有效落实,无疑能给食品安全筑起坚固的堤坝,让消费者吃下定心丸。我们期待新的规划能有更多全新有效的探索,取得可感知、可核验的成果,在实现多方共赢的同时,更好守护我们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