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杂谈念白勺

  □ 市直 一言

  日前,晚报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市区丽阳街上的一处绿化带,由于经常被人踩踏穿越,已经变成了“秃头”。记者在现场蹲守了1小时,发现有22位市民穿越绿化带。原本绿茵茵的草坪,在众人的踩踏下,现已变为不毛之地,成了一条光秃秃的黄泥巴路。看完这则报道不免令人痛心,这真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可知这条“路”是以牺牲花草,牺牲优美环境为代价的“路”,可知这是那些不文明行为的人踩踏出的“路”呀!

  踩踏草坪这件事或许是一些人无意为之,但却不能小看,因为这种不文明行为着实煞风景。一个城市的绿化带,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一个城市的“绿肺”,是离人们生活最近的“大自然”,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爱护,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绿化带。它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更能反映广大市民的整体素质。

  如何从根本上尽可能地解决踩踏现象不再发生或少发生,使草坪上、灌木中不见栏栅、不见“黄土道、癞子头”,从各地的经验看,坚持疏堵结合为上策。

  在“疏”上做文章。“草坪上之所以会踩出小路,是不是应该考虑设计上存在问题,设计不能十全十美很正常,但在草坪使用中发现经常被踩踏的区域,应及时加以调整。要坚持人性化设计,遵循“人行走为先”的原则,在草坪设计时,要对周边环境作全面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多了解民意、多观察人们的行为习惯,总结道路的人性化设计存在的问题。设计时可按人走出来的土路,顺其自然进行利用改造,然后将路面进行铺装,使道路达到自然流畅、随势就形,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的自然之路。比如在一些易被踩踏的区域上铺上石子路,既方便了人们通行,又充满了自然气息。

  在“堵”上下功夫。针对踩踏草坪的行为,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并对粗俗和野蛮行为进行坚决处罚。市区的一草一木都是园林工人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这些绿色的植被为我们的城市家园增添了色彩,点缀了生活,我们应当珍惜它、爱护它。随意踩踏草坪易造成土壤板结,使土壤的含氧量减少而不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导致植物死亡。经常被踩踏的草地,草会枯黄,生物会减少。随着文明素质的提高,这种行为已经越来越少,但仍然有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以前主要是劝阻,下一步应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对于随意踩踏草坪的粗俗和野蛮行为坚决进行处罚。

  一座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方方面面,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希望市民朋友都能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素质,让我们的城市越加美好!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30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716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