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暗/我有两个/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雨后,云终于不哭了/露出了七彩的微笑/阳光从云的后面探了头/照亮了地上的水洼……”“这味道——是永不忘的美味:凉爽的空调,酸甜的番茄酱,美味的薯条。”……这些童心稚嫩的诗句来自莲都区中山小学403班的同学们合作编写的“诗集”。
上周,四年级的语文课正好学习现代诗这一单元,语文老师梅丽丽给同学们布置了摘抄一篇现代诗或者自己创作一首诗歌的作业。
“因为教材的第三单元里有个综合性学习,我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开始我以为同学们会是去找一些诗歌摘抄,没想到大家对于自己创作诗歌有那么大的热情,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梅老师说,从上周开始,班里的同学几乎都在创作诗歌。
梅老师介绍,同学们创作的诗歌主题五花八门,有校园趣事、美食美景,也有个人心情、人生哲理,涵盖面非常广,大家的创作思维让她很是惊讶。“真的没想到大家有如此大的热情,都把自己想表达的融入到诗歌创作中了。”梅老师说,自开始学习这个单元以来,经过初步统计,共创作了约150首诗歌。
为了记录同学们的精彩创作,上周五,梅老师特意给同学们发了活页笔记本,让同学们利用周末时间选一首自己最满意的诗歌或新创作一首诗歌,写在活页纸上,同时可以配上一些小图案或涂上一些色彩,增加诗歌的美感。周一,一本班级“流动诗歌集”就此诞生了。
这几天,同学们都沉浸在诗歌的海洋里。
“老师是同学们学习的引领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这个单元的现代诗和古诗相比更加自由、随性,很适合同学们创作,我在教这单元时就让同学们从抄写诗歌,到仿写,最后到自主创作,尽可能启发同学们心中的创作欲望,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梅老师说,同学们创作的每首诗都是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虽然有吐槽,有不解,但都在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为此,梅老师在批改同学们创作的诗歌时,没有像批改作文一样给予评语和修改建议,只是对一些错别字进行了批注,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孩子们就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写的一些句子灵光乍现,是我们成年人不会想到的,充满了童真童趣,想象力非常丰富,整首诗的意境和美感自然也就有了。”梅老师对同学们内心表达出来的诗歌而自豪,同学们也收获了写诗的乐趣。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的现代诗,让我感受到现代诗的与众不同,很有意思,并且围绕一个主题把自己想说的话写成诗歌分享给同学们,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江墨涵说。
“接下去,我们会举行一个班级诗歌朗诵会,让同学们把自己创作的诗歌以朗诵的形式分享给大家。”梅老师说,她会继续引导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让更多的同学坚持创作。
记者 吕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