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从山村女娃到烧饼大师,从摆地摊到年营收千万,出生于缙云县溶江乡卢秋村的卢窕娃,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获得成功。如今,她希望能带动更多的烧饼师傅加入进来,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好地传承缙云烧饼文化。(据本报)
年营收千万元,卢窕娃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从她的故事中,可以总结出很多,其中,有一点尤其突出,那就是丽水之干。
没错,我们都说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就靠丽水之干。具体上,就是要冲破束缚,轻装上阵地干;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干;就是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地干;就是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地干;就是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地干。丽水之干几乎全面总结了几种干的类型,而丽水之干也能很好地解决共同富裕路上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最终,让共同富裕由梦想变成现实。
卢窕娃的创业故事,更能说明这个道理。
2016年春节前夕,从广州返回丽水的卢窕娃,注意到高速服务区的小吃生意异常火爆,当即萌生了一个新想法:将烧饼店开到高速服务区。嗅到商机的卢窕娃马上带着满腔热情奔波于丽水附近各高速服务区。这个时候,一般人就会有担忧了。烧饼店一般都开在街边,开到高速服务区,也没试过,得多麻烦!要是生意不好,那又该怎么办?卢窕娃没有放弃。经过一番波折,她最终在衢州江山市的仙霞服务区开了店。不想,此店一开,生意蛮好。于是,分布在宁波、绍兴、温州、丽水等地的十几个高速服务区都出现了她的烧饼店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卢窕娃真是冲破束缚,轻装上阵地干;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干;立说立行,雷厉风行地干。这一干,干出了一片天地。
1989年,19岁的卢窕娃高中毕业步入社会。在她三哥卢窕杰的带领下,卢窕娃踏入做烧饼这一行业。做烧饼是一项技术活,同时它又是一项辛苦活,每天与高温火炉相伴,工作时间往往在12小时以上,这不是一般人吃得消的。跟随三哥学习三年后,卢窕娃的做饼技术已经相当出色,她决定出去闯一闯。摆地摊、开小店,折腾了很多年,付出的努力虽然不少,但只能换来一份基本的温饱。放弃吗?不。如果放弃,也就没有今天的高速服务区烧饼店了。怎么让烧饼受欢迎?卢窕娃还在产品上求精。传统的缙云烧饼发面制作,比较厚实,卢窕娃做的烧饼大了一倍,其薄如纸,口感上追求极致酥脆;牛肉、鸡柳甚至榴莲等馅料的加入,让烧饼口味更加丰富,也让顾客在传统的梅干菜烧饼之外有了更多选择。很明显,她又是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地干;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地干。这样的干,使她的创业没有半途夭折,反而越做越大。
这样看来,卢窕娃的成功秘诀就是丽水之干。
共同富裕,你我所欲也。那就让我们像卢窕娃一样,践行丽水之干,干出奇迹,干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