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邹成
近日,95岁高龄老人王浣清出圈成为了“网红”,她每天坚持钻研十几个小时,以旧挂历、广告纸等为原材料,剪出备受欢迎的剪贴画,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不断推出新作品。
成功的背后来自于下定决心后不懈的努力。2003年,已经退休27年的王浣清,突发奇想:能否将废旧报纸充分利用起来?心动不如行动,随后她便一头扎进一堆广告纸里,每天花十多个小时不断摸索创作。她通过潜心发掘研究,采用以剪为主、以贴为辅,将国画和剪纸完美融合在一起,最终突破了传统剪纸的局限,多措并举打造出别具特色的彩色花鸟剪贴画。因画面精美、蕴含强大的生命力,她的作品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2005年11月的第一次公众展示,是她带着秀山丽水的花鸟走向广阔世界的开始。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个人精神上有了依托,年龄的增长只会让生命更加充盈,让生活更加丰富,让人生更加精彩。
有了付出,自然会得到回报,有了信仰,精神才能传承。2008年至2010年,她连续三年获得“和谐杯”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大赛特等奖,多次受邀远赴日、美、法、泰等国参展,先后获得“最具文化魅力的艺术名家”“艺术传承大师”等荣誉称号,家中奖杯和证书见证了王浣清的辉煌之路。面对这些荣誉,老人想得更多的只是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2012年后,85岁的她已不再参评比赛,也很少参与出访活动,推掉了国内许多媒体的专题采访,一心在家埋头作画。北京、香港等多家机构还曾多次出高价邀请老人开展创作,都被老人一一拒绝。她说:“我已是耄耋之年,人生的终点是摆在眼前的未知数,我现在真的是惜时如金,还是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作品上。”这话语是多么朴实无华、发自内心。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能传递人的格局展现出对于外在的淡然,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这是灵魂深处的觉醒。
以剪为媒,出而为艺,入而悟道,让生命中说不完道不尽的风景尽在其中。95岁的王浣清,让我们认识百岁人生,一切皆可能;让我们感受到年龄不能限制思维,梦想就是拿来实现的;更向我们传递出灵魂深处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求和执着,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灵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