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民生

云和组建应急救援“常备军”,打通基层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 记者 俞文斌 通讯员 符欢欢

  本报讯 民间救援力量零散,应急救援响应慢、社会协同不够顺畅……是许多综合性多领域救援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水平和救援能力,云和县应急管理局打出整合应急救援队伍力量、创新建立“1+N”应急救援联合网、构建“10分钟应急响应圈”等组合拳,探索出符合本地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

  去年以来,为破解监管基数大、基层力量弱、应急救援无人可用、反应不快、后续乏力等难题,云和县政府应急指挥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2021年,云和白龙山街道吸收社会力量,整合资源,成立了该县首支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白龙山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该应急救援队伍以白龙山街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为1个中心点,以周边云和工业园区、云和蓝天救援队、云和公益救援队、云和中西医医院、交通施救中心(特种设备)、骏捷汽车修理厂等救援力量联合组成 “N个救援体”。

  “我们这支救援队伍人才济济,不仅有社区(村)网格员、民兵等救援骨干,还有公安、城管、蓝天救援队、医疗救护等专业力量作为支撑。”云和县白龙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常规救援人员外,该救援队还建立专业人员信息库,吸收各类特种作业持证人员、医疗救护从业人员、救生员、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等30余人入库。

  目前,白龙山街道综合应急救援队总人数达239人,街道、村两级综合救援联盟体系无缝衔接、救援装备充足、救援指挥体系顺畅,进一步夯实了综合救援体系,白龙山街道的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具备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医疗救护、疫情处置等各项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中,早发现、早救援十分关键。各种救援力量形成合力后,如何破解应急响应慢这一难题成为关键。为此,白龙山街道对辖区所有行业领域及地区进行专业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将各类风险隐患制作成分布图,设置应急救援点,布置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同时结合实际,街道还将救援区域划分为9个基础网格,再根据距离形成3个协作区,构建“10分钟应急响应圈”。通过街道应急中心统一指挥,基础网格内应急救援实现10分钟到场,协作区互助实现15分钟到场。

  “事故一旦发生,应急队伍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作为,尽可能妥善进行处置,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该负责人介绍,2021年抗击台风“烟花”期间,“10分钟应急响应圈”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人员伤亡事件零发生、企业损失最小化的丰硕战果。

  “‘末梢’不敏感,应急响应效率必然低下。”云和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围绕救援力量整合联动、专业技能结合提升等重点,推进救援队伍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通基层应急救援的“最后一公里”。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2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5949.html 1 3 云和组建应急救援“常备军”,打通基层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