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怎么办?晚年生活如何过得精彩?最近,在杭州余杭区五常街道西溪风情社区,有一对穿着时尚的阿姨,正展示着她们丰富的生活。53岁的郭建超身着嫩绿色大衣,画着精致的妆容,65岁的戴云霞头戴黑色贝雷帽,搭配米色围巾,举手投足间尽是优雅。“我天天在看电视剧《老闺蜜》,里面说的闺蜜情可不就是我俩这样的吗?”
在记者追问下,郭建超侃侃而谈,她毕业于东华大学纺织专业,多年前在杭州创办了一家服装外贸公司,是成功的女企业家,目前处于半退休状态。她和戴云霞因旗袍秀结缘而成为闺蜜。
性格互补
互相扶持成就团队
2015年,郭建超入住现在的小区后,办了第一届“花园节”派对,几位优雅的阿姨把自己庭院里的花花草草打理得精美有范,诗情画意的照片很快火遍朋友圈。郭建超的举动瞬间吸引了浙江大学退休教师戴云霞。
戴云霞的孩子一家去了香港工作,她的生活一下子变得冷清。她想加入到这个新兴的小团体,便主动联系郭建超。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起来。
郭建超回忆,由于两人志趣相投,三观一致,又有着相似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学历背景,很快成为挚友,常常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西溪风情社区有1500余位老年居民。他们中有律师、企业高管、医生、公务员等,大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郭建超便寻思着成立一支旗袍队,留住年轻时的优雅和美好。这一想法马上得到戴云霞的响应,两人一拍即合,西溪风情旗袍队诞生了。
然而组建社团之后的路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用郭建超的话说是“荆棘密布、矛盾重重”。但闺蜜就是当你被别人欺负的时候,愿意为你挺身而出的人。
小区有18个社团,可提供的集中活动场地只有两个。一次,戴云霞和学员们正在排练室里练习舞蹈动作,突然有个人闯了进来,为了争夺场地,甚至要大打出手。没有人敢出来说话,只有郭建超不顾一切站了出来,和对方据理力争,最终化解了这场矛盾。
闺蜜,是那个把你看透还依然喜欢你的人。郭建超和戴云霞性格互补,一个强势、大大咧咧,一个小心谨慎。闺蜜俩也有怄气的时候,由于了解对方的脾性,郭建超总是会让一让,过个几天气消了,便和好如初。
靠着相互扶持,两人把队伍越做越大,依靠各自人脉资源,找专业老师为大家上课。两人笑称,旗袍队是她们闺蜜情依托的一个载体。
不断突破
精神文化生活不可少
除了养老院,还有什么新的养老模式?年纪渐长后,闺蜜俩越来越关注养老生活。她们都想到了一个词“共学养老”。因为她们总是不断突破自我,力求成为“技能满分”的人。
“每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充实感、幸福感、正能量是我的年度关键词。”前不久,郭建超所在的西溪风情社区获评全国“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
在这支共学体队伍中,既有工艺美术大师、摄影协会会员、非遗传承人,也有作家、学者、退休干部等,他们互为师生,资源共享。通过核心队员“传帮带”,形成更多新的学习团体,让居民从中获益。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作为多个团体的发起人和组建者,郭建超热衷学习各种新技能,也愿意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分享给更多人。她在共同学习中不仅考取了高级茶艺师证书,还取得了女性形体培训导师证。
翻开郭建超的日程表,每天都排得满满当当:周一参加合唱团;周二白天民族舞课,晚上舞蹈课、时装课;周三时装旗袍队骨干排练;周四上午芭蕾课,晚上瑜伽课;周五芭蕾练习;周日时装旗袍队练习。
这些兴趣班,戴云霞也从未缺席,她们调侃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多。两个志同道合的老人,不依靠子女,寻找适合自己的共学养老模式。这是比居家养老更进一步的养老模式。
不光如此,两位闺蜜还坚持做公益。充实的生活让两人变得神采奕奕。“老年人可以活出自我,再年轻一把。”戴云霞说,因为有了彼此陪伴,让她们不再惧怕衰老,不再惧怕疾病和死亡,只希望活得精彩、活得畅快。
据《浙江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