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念白勺

  □ 市直 一言

  

  早春时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处州大地广泛开展,从劝导不文明行为到捡垃圾、烟头,从免费为社区居民维修家电到义务为环卫工人理发,从关爱留守儿童到帮扶孤寡老人……各个领域、各个角落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们像辛勤的蜜蜂一样,通过一次次忘我的志愿服务,彰显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影响和带动着越来越多的身边人投入其中。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学雷锋志愿服务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志愿者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既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又促进向上向善社会风气的形成,受到群众广泛支持。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究其原因,根本在于雷锋精神接地气、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无论是当农业社的记工员、县乡政府的通信员,还是当工厂的推土机手、解放军的汽车兵,雷锋始终能够一件事一件事认真去做、一个任务一个任务努力去完成。他忠于职守、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忠于革命,忠于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用一个个具体行动、一件件“小事”树起了一座精神丰碑。

  雷锋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优良美德,展现了忠诚、敬业、友爱、助人等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感。回望历史,《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强调要自省善学,立下拼搏目标;《老子》中的“上善若水”,苏辙的“凡克己以济民,皆力行而不悔”劝导从善修德、服务人民;《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公义胜私欲,报效国家;《墨子》中强调“兼相爱,交互利”,主张 “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境界。这些引导历代人民群众言行的准则,都融化渗透在雷锋的思想和行为中。他用平凡的善举垒成精神的高山,以终身的行动回答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人生答卷。

  世界的改变不是少数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我们学雷锋,就是要像雷锋那样,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把为别人解决困难、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有时候,学雷锋就是“搭把手、出份力”,就够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多一些以心换心的真情付出、守望相助的道义坚持、赠人玫瑰的慷慨无私,我们就能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造就一个更美的大家庭。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2-03-0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30405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