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乐活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开始更多地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大学受到老年朋友广泛关注,成为新型消费热点之一。

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越来越多老年人舍得掏钱学习充电

  “我们愿意为优质教学内容买单。”家住北京呼家楼社区的戴阿姨今年60岁,刚刚办完退休手续,就打算进老年大学学习:一周两次瑜伽课、一节油画写生课,每周花费570元。“上学有成本,但能满足兴趣爱好,值!”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老年大学在各地兴起。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介绍,过去一些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开办了具有福利性、普惠性的老年大学,为推动老年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在,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更多社会力量开始创办市场化的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培训服务,教学内容延展至文体娱乐、健康养生、科学技术等不同领域。

  吴玉韶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养老消费由生活必需型向发展型、参与型、享受型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在培养兴趣爱好、陶冶情操上加大投入,老年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越剧、声乐、模特……浙江宁波市南山老年疗养院老年大学教学点不时传出老人们的笑声与歌声。“我们配有声乐教室、舞蹈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的教学空间,还充分发挥院内社工特长,提供书法、烘焙、趣味手工等兴趣培训活动,满足老年人对多样化课程的需求。”南山老年疗养院副院长朱蕾说。

  老年大学进社区

  “一座难求”有效缓解

  2分钟内所有课程全部报满,网络报名页面瞬间点击量峰值高达1.3万多次!

  一到开学季,山西老年大学就会出现火爆的报名情形,报名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报名的人太多了,最后没报上。”想起几年前报名山西老年大学的情景,山西太原居民梁爱梅仍然印象深刻。“社区有文化活动场地,能不能利用社区资源就近设置教学点?”梁爱梅联合社区向山西老年大学提出建议。与此同时,为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局面,山西老年大学也在寻找突破口,考虑与社区合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上学。

  经过多次沟通和共同努力,山西老年大学第一个社区教学点——太原市西岸社区教学点在2019年正式挂牌成立。“教学点的成立不仅方便了老年人就近入学,也带动社区文化服务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西岸社区居委会主任刘海霞说。

  “老年大学进社区是个值得推广的好模式。”腾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陆诗雨认为,老年大学是老年人学习的场所,也是社交、娱乐与生活的场所。通过老年教育,以课会友、学习技能、连接社会,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对陪伴的情感需求,也能再次挖掘自身价值,为老年生活增添新活力。让老年大学走进社区,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不仅可以缓解老年人上学难的问题,也可以让老年大学成为服务老年群体情感与教育需求的多功能平台。

  据全国老龄办统计,全国现有老年大学(学校)70951所(不含远程教育机构),在校注册老年学员1088.2万人(不含网络学员)。有远程教育学校6215所,远程教育教学点36011个,远程教育注册学员共计340.3万人。

  与规模庞大的老年人口和旺盛的老年教育需求相比,老年大学供给仍需跟上。

  宁波江北区探索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出台《关于江北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建立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老年教育网络体系,提高老年大学的办学率、入学率和老年教育的普及率。目前,江北区已建立4所区级老年大学,8所街道(镇)老年大学分校,92个村(社区、机构)老年大学教学点,累计招收老年大学学员4.8万余人次。

  线上线下相融合

  混合教学模式渐成发展趋势

  学习工具从书本、笔变为在微信群里转发课件,线上对话教学更便捷。在北京一家大型事业单位所属老年大学工作近20年,李晓婷对老年大学教学变化深有感触。

  2020年以来,因疫情防控需要,老年大学改为线上授课,视频远程听课,电子邮箱或微信提交作业。李晓婷说,现在专为老年人学习开发的网络教学课件越来越多,操作也越来越简单、方便。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应用,线上教学渐成新趋势,不少地区开始探索整合教育、文化、科技等多方资源,通过互联网、数字电视、远程教育平台等渠道,搭建“共建、共享、共管”线上开放平台,让教育资源惠及更多老年人。

  北京朝阳区安贞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的初鑫月这几天正忙着“社区云学院”APP项目测试。这个嫁接在“贞心365”上的线上学习平台,专门开设了老年大学板块,依托社区内的学校、医院、银行等公益讲座资源,开设线上授课。

  山西老年大学依托学校网站开办了“指尖上的老年大学”,将学校25门精品课程开发成3000节“15分钟微课”,面向全省老年人开放。“今年又增加了工笔花鸟基础、篆书篆刻两门精品课程微课录制,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山西老年大学教务部部长史慧玲介绍。

  宁波市正积极探索技术赋能老年教育的新路径,持续推进终身教育灵活开放。江北区积极打造“空中课堂”,在“乐学江北”和“江北长青”等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线上课堂。同时,与华数电视合作,推出“智慧教育”课程,让老年人打开电视就能上课。

  “线上教学是老年教育的有益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线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将是大势所趋。”陆诗雨认为,要根据课程特点、老年人接受程度等因素,统筹安排线上、线下教学设置,实现优势互补。此外,老年大学建设中要提高技术应用意识,用技术赋能提升老年大学服务和管理水平。

  据《人民日报》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29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不再单纯满足于“老有所养”,开始更多地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大学受到老年朋友广泛关注,成为新型消费热点之一。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3779.html 1 3 培养兴趣、陶冶情操 越来越多老年人舍得掏钱学习充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