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全民阅读

■ 读后有感

小扣柴扉,却不料春色满园

——读《浙路诗心》有感

  黄伟斌(松阳)

  在诗歌史上,有一个学术的悬案——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到底是在哪里写作的?这首词以“花影乱,莺声碎”“飞红万点愁如海”等名句脍炙人口。关于它创作的地点和描绘的景色,历来有几种看法。通行的看法认为是在1095年,秦观监处州茶盐酒税的时候,为其游园怀旧之作。宋代范成大在《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诗》序中说:“秦少游‘水边沙外’之词,盖在括苍监征时所作。”范成大提到,1167年,他担任处州知州的时候,浙东提举常平徐子礼到处州办理公事,建议范成大建一个亭子纪念秦观,并取秦观词句,名之为“莺花亭”。但这条记载离秦观任职处州,已经过去70多年了。有关这首词的最早记载,是南北宋之交的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吴曾说他亲自见过“诸公唱和”的亲笔诗稿,秦观还在上面写有“至衡阳,呈孔毅甫使君”等文字。第三种说法是这首词先作于处州,绍圣三年(1096)路过衡阳的时候又抄写呈送给孔平仲。历代乡土选本,都把这首《千秋岁(水边沙外)》与《好事近·梦中作》视为丽水传统诗词的代表性作品。杭州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浙路诗心》,依例将此诗选入。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诗歌史上一篇重要的作品,在当时政治大清洗的历史情境中,秦观的悲伤拨动了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心弦,孔平仲、黄庭坚、李之仪、惠洪等诗人纷纷唱和。三年后,贬居海南岛的苏东坡读到了这组唱和词,激起了他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思考,他希望自己的学生秦观能够振作起来,“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苏东坡唱出了他一生苦难的结晶,也成为晚年最激昂的政治自白。“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尤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东坡和词,是他词创作的最后一首作品,为他豪放的词创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为文化史上一个有趣的话题。

  同时,秦观的《千秋岁》也塑造了丽水的文化风貌。范成大修建的“莺花亭”是丽水重要的人文建筑,陆游为莺花亭写下了“沙外春风柳十围,绿荫依旧著黄鹂。故应留与行人恨,不见秦郎半醉时。”同样成为不朽诗歌。元代林景熙《栝城》中,“却忆莺花亭外路,太平箫鼓沸春声。”追忆一个文化和经济发达的“宋韵”时代。直到清代,“花影乱,莺声碎”这六个字及其带来的想象力,一直留在丽水的文化记忆中,依然无数次出现在诗人笔下:“我欲携之南园去买醉,照眼莺花趁姿媚。”(端木百禄《秦淮海酒瓶歌》)“遥遥八百年,莺花渺古今。”(端木百禄《酒税署》)“莺花寂寞霾祠宇,烟雨荒凉锁寺门。”(端木百禄《访秦淮海监酒税处》)“莺花寂寂今谁揭?墨客骚人爇瓣香。”(王邦镐《秦淮海祠》)“野寺有僧犹竹柏,荒亭无主更莺花。”(吴世涵《万象山揭秦淮海先生祠》)“莺花亭子几春风,一卧圆庵百虑空。”(张吉安《秦淮海祠》)“处士星辉,莺花亭寂,洞天回接蓬瀛城。”(张祖《栝城怀古》)“谁向莺花亭上立,柳边沙外忆秦郎。”(毛桓《莲城堂怀古》)“莺花昨梦总飘零,一笏姜山似旧青。”(端木国瑚《姜山秦淮海监酒税处》)“莺声小雨迷秦屐,鸥影微波记赵碑。”(端木国瑚《游万象山》)……

  《千秋岁(水边沙外)》是不是创作于丽水、是不是描写丽水,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就把它看做是一个被放在篮子里随波漂流的孩子好了,命运把它冲到了丽水的河岸上,青山绿水呵护着它,养育着它,把一段长长的记忆给予了它。它与这片山川大地已经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它就是丽水的诗歌、浙江的诗歌。

  最新出版的《浙路诗心》收入作品326首,细读下来,处处惊喜,化用叶绍翁的诗歌,真的是小扣柴扉,却不料春色满园。“杭州老市长”白居易、苏轼赋予西湖人文温婉之美,李白书写了一个奇崛瑰丽的山水浙江,岳飞、文天祥热血忠骨化为青山……这就是一部诗化的浙江人文史、山水图。据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尚佐文先生介绍,他们对每一首诗歌都做了严谨的版本校订、源流考证,很多诗歌是创作以来第一次被注释和解读。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与浙江的山川有关,与浙江的历史交融,与浙江的未来呼应。这部作品集,用刻苦严谨的学术工作,响应了2019年11月发布的《浙江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为浙江诗路文化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留下的,不是资料的堆砌,而是一座拱桥,足以支撑对历史和时间的体验。

  我们就站在这座拱桥上,凝视过往时代的闪耀,同时把诗意的火花接引到当下和未来。它既是文明的遗产,更是开放的文化资源,我们如果用得好,就能够回溯过往的源头,汲取新生的创造力量。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浙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大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1-09-15 ——读《浙路诗心》有感 ■ 读后有感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81803.html 1 3 小扣柴扉,却不料春色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