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谢佳俊 通讯员 夏昕怡 邹俊
本报讯 “垃圾能换积分,不花钱就能兑换日用品,垃圾分类真能‘变废为宝’哩。”在青田县小舟山乡黄员平村的垃圾兑换超市,村民邹城妹正在挑选兑换的物品。经过仔细挑选,邹大姐花了300积分选择了洗衣粉、洗碗巾和塑胶手套三件日常用品。
2018年,小舟山乡制定了党员联系管理制度、分拣员制度、积分换礼制度三套制度,打造了“村两委+党员+农户”三方联动的垃圾分类考核激励机制,并在黄员平村试行。通过上门收集、分拣回收、积分换礼的形式,村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更加高了。
“上门回收的时候,我们会准备一个秤,称完后把数字记录下来,然后按照1斤抵1分的兑换规则来计分。”黄员平村保洁员易俊献为了帮助村民快捷完成分类,保洁员在上门回收时还担任起了分类宣传员的角色。现在的黄员平村,道路整洁,每家每户的门前都有一个分类垃圾桶,由联系党员进行管理,还张贴了积分英雄榜。
“刚开始村民有点不习惯,但是现在村民的觉悟都很高,大家都不会乱丢垃圾,我们清扫路面的时候就只有树叶,路面整洁干净多了。”易俊献说,从一开始的不习惯、不理解到现在的常态化,垃圾分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黄员平村也因此获得了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现在我们老百姓也知道,爱护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黄员平村变化确实很大,现在我们村里面环境优美,路面干净整洁。”黄员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章作西表示,接下来,黄员平村将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文明乡村建设。